初冬清晨,漫步在美丽的秋浦河畔,只觉眼底氤氲起雾气,将道路、湖泊、田野、村庄都溶入在一片朦胧之中。不一会儿,薄雾散去,金色的阳光将这片美丽的土地照得通亮,贵池区秋江街道的发展和变化尽收眼底。
▲秋江街道航拍图
这里是中共沿江中心县委纪念馆所在地,当年革命先辈在此激扬播撒革命火种,无数仁人志士接续奋斗,成就了如今这里的旺盛烟火。
这是一种告慰,也是薪火的传承。在红色精神的鼓舞下,今年以来,秋江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着力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紧抓一批大事,解决一批难事,办好一批实事,辖区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城乡治理水平稳步提升,乡村振兴加速发展。
今年1-10月,秋江街道完成工业总产值1.73亿、固定资产投资11645万、财政收入2290.7万,新引进项目6个,其中省外亿元项目1个。
截至目前,鳜鱼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高脊岭养殖场渔光互补项目等2个项目已签约,汽车配饰生产项目已开工。
村级“小微权力”,直接关系农村群众切身利益。今年以来,秋江街道持续推进“小微权力”服务平台宣传推广工作,以满足群众诉求为基本落脚点,使“小微权力”清单家喻户晓,让群众充分参与“小微权力”监督,将权力晒透,不留死角。
截至目前,秋江街道2021年“小微权力”监督服务平台的访问量达10万人次,有力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促进了村级小微权力的规范运行,这是秋江街道坚持党建统领工作的缩影。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制定2021年度“三个清单”,确保全年基层党建工作各项重点任务全面落实;培养和储备36名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后备干部队伍。目前,秋江街道14个村(社区)已全部顺利完成“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正职一肩挑比例达100%。本次换届过后秋江街道村“两委”干部92人,女性38人,占41%,书记、主任全面实现一肩挑,平均年龄40岁,36-55岁62人,占67.8%。党组织书记45岁以下9人,占64.3%,35岁左右2人,占14.3%,学历高中及以上14人,占100%,大专以上10人,占71.4%。
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充分利用中共沿江中心县委纪念馆党性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性教育活动。今年以来,累计接待290个单位9800余人次来馆参观。除此之外,还新建了200平方米阮桥村史馆,成为乡村文明的传承地。
▲中共沿江中心县委纪念馆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突出“整改”,强调“作风”,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计开展专题学习15次,集中研讨6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0件。
纵深推进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查摆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政治意识,遵守纪律规矩,树立全街党员干部良好形象。与此同时,不定期对值班人员的在岗情况、会风会纪等情况进行暗访,开展纪律作风明察暗访活动累计达10次。
产业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流动血液,更是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秋江街道在浙江台州举办招商推介会
今年以来,秋江街道抓住农业产业项目建设这条主线,将农业招商引资引进项目作为加快发展巩固秋 江现代农业的根本之策,围绕农业种植、养殖、加工和流通项目,充分挖掘秋江街道农业资源、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优势,突出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精深加工农业等领域,重点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份额多,对街道现代农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项目,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品牌化示范引领,推动村级经济上台阶。通过推广板鸭、龙虾、水产、蔬果、苗木、艾草、菜籽油、富硒米等特色产品,带动品牌效益。截止目前共有26家100亩规模以上稻谷生产者申报自主品牌,其中24家注册商标,2家拥有无公害认证证书。
▲秋江街道三联村火龙果种植基地一瞥
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形成规范市场。秋江街道地处圩区,主要种植水稻、棉花、油菜、小麦等经济作物,当前记录在册的100亩以上承包经营大户190余户,流转村组土地面积达38000余亩。同时蔬菜、西瓜、莲藕、茭白、菱角等作物种植已成规模,大棚蔬菜近5000亩,西瓜种植面积达3000亩。养殖业主要是禽畜类、水产品养殖。富硒米基地1.2万亩、蔬菜基地5500亩、规模稻虾综合种养9500亩。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5个,规范化管理合作社17个,规范化管理农场14个。
谋划实施村集体经济项目,增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通过一定比例的村级配套,结合财政扶持资金,开展合作经营、入股分红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土地租金等方式,与境内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合作,富民强村。
今年以来,为推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秋江街道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势蓄能。
扎实推动“四好农村路”工程。街道积极配合公路施工PPP项目总包部完成了2020年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的扫尾,并协助施工单位搞好前王路施工协调工作;签订了2021年公路养护合同和乡村道路专管员合同,督促加强乡村道路管理养护质量,共消除道路安全隐患2处(新河村和民生村各1处);按照区交通运输局的统一安排,积极申报2022年道路建设计划,申报乡道提升计划道路4条,危桥改造计划2座。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为贯通境内水系,突出土地资源优势,方便境内群众农业生产,全街共建成高标准农田约10万亩,主要进行沟渠清淤整治、渠道护砌硬化、修路、修桥、修筑涵闸等。
今年以来,投资1911万元的2020年阮桥社区、高脊岭社区127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全面完成施工;投资1170万元的2021年莲台村52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开工;2021年莲台村、三联村和新河村3个水利扶贫项目已完成审计验收。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20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莲台、三联、新河、谷塘)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有序推进,采取投工投劳形式,制定投工投劳清单,从治脏、治乱、治差入手,集中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重点抓好垃圾清理、杂物整理、无功能建筑拆除;对中心村范围内需要改厕的户数进行全方位摸底登记,参照自然村改造标准和程序启动中心村改厕工作,共完成改厕315户;积极申报2021年度全省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4个村(同心、幸福、万宝、驻驾)并获批,环境整治、地形图测绘等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启动。
▲秋江街道莲台村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推进全域整治项目。梅里社区和民生村全域整治项目推荐结果已通过国家自然资源部批复,农业板块投资主体拟引进北京新农创集团,城镇建设投资主体拟通过公开招标形式确定,招标方案正在研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方案目前正在编制中。
今年以来,秋江街道认真贯彻市、区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对标创城标准、紧扣目标任务,围绕群众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抓好新一轮创建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差距不足,着力在集镇管理、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等问题整改上下“大力气”、下“笨功夫”。加大出店、占道经营和流动摊贩现象整治惩处力度,严抓严管。加强对车辆乱停乱放、乱扔杂物等现象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组织社区干群对门前、道路绿化带内的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同时,印制《致全体居民的一封信》和一次性纸杯等小礼品20000余份,并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大宣传,让群众知晓、支持创建,提高群众的规则意识和文明意识。
聚焦工作重点。围绕街道机关驻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等点位狠抓每一个软件、硬件细节完善。结合集镇提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等工程,逐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施划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650个,安装路灯400余盏。对主次干道及其两侧人行道坑洼破损进行排查修缮,及时更换破损垃圾桶;重点解决公益广告陈旧、国省县道小广告“牛皮癣”等问题,并通过开展道德典型选树等宣传教育活动,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宣传,进一步提升群众文明素质。
突出常效机制。通过细化创城网格,明确网格责任人,将148名街道联系村(居)人员、城管队员、村(居)两委干部划分成83个责任网格片区,实行分段包片责任制,保证每段有人负责,每段创建工作有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全覆盖、无缝隙。
与此同时,将创城工作纳入周例会通报,通过交叉检查和点评分析,进一步精准查找各条线、各村(社区)存在的问题,对号入座,落实整改,对卫生不达标区域集中清理,对未及时更新的宣传栏和资料及时更新,并在工作群及时反馈问题整改图片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