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卫生健康周刊】2021年第19期来了,先来一睹为快!

工作焦点

以县为单位实现传播阻断目标

 全市如期完成血防攻坚三年任务 

记者近日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我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顺利通过安徽省血吸虫病消除达标评估组评估,继2014年之后传播控制达标后,以县为单位实现传播阻断目标,这标志着我市圆满完成了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中的血防攻坚三年任务。

我市启动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以来,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控制和消除地方病及血吸虫病危害的目标。

▲池(五里)-铜(显化)两地联防联控灭螺现场

多措并举,狠抓传染源控制。我市建立了传染源控制的长效机制,全面实施洲滩禁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家畜管控、防止耕牛复养。明确洲滩禁牧和控制耕牛复养的责任主体、执法主体和监督考核主体,明确各地各部门职责,在有螺环境全面实施洲滩禁牧。在流行区实施淘汰牛羊工作,三年攻坚共淘汰耕牛2013头。

综合治理,切断传播途径。大力整合项目资源,积极推进部门联动,将血防治理与项目治理有机结合,市政府采取整合项目和资金的方式对重点地带实现各个击破治理。三年攻坚,全市新建改水工程60处,巩固提升改水工程112处,落实工程管理主体98处;改水工程定期监测评估6次;治理有螺河道、水系17处,灌区改造工程26处;兴建河流治理沉螺阻螺设施10处、兴建灌区改造沉螺阻螺设施11处。林业部门建立林业血吸虫病防治生态安全体系,共开展林业项目兴林抑螺303万平方米,退耕还林522万平方米。国土资源部门累计整治土地663万平方米、水改旱或水旱轮作70万平方米。

风险防控,夯实基层基础。査、治、灭、管、防是血吸虫病防治基础工作。我市逐年加大查灭螺工作力度,特别是在洪涝灾害后钉螺扩散调查中,将查灭螺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一个环节,责任落实到人;将查灭螺工作质量纳入专业人员绩效考核。同时积极尝试新的灭螺方法,对螺点环境实施改造,严把环改设计、过程控制等质量关,2020年,4个县(区)共落实螺点环改项目15处;东至县和贵池区还探索了无人机灭螺。

规范查治,保障人民健康。为确保血防区所有村民在家就能享受到查治服务,血防专业人员进村驻点,实行白天集中、夜间主动上门入户查病;实行查验标本集中检验,定期抽检和复核。同时,为实施好民生工程晚血病人的内科救治工作,我市积极调整晚期血吸虫病人救治领导小组和医疗救治技术指导组,加强对救治单位的监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定点医院进行督查。晚血医疗救治项目实施以来,我市未出现一起临床救治差错事故,未收取病人任何费用,群众满意度高。

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市县(区)均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健康教育网络,各血防机构配备有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并聘请义务宣传员为村民或学生定期提供健康教育。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宣传方式,推动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市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均超过90%。
上下联动,强化急感防控。落实发热病人首诊负责制和传染病报告制度,强化急感防控措施,做好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三级联动。坚持发热病人首诊负责制和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急感疑似病人早防范、早发现、早处置。此外,强化血防意识,认真做好接触有螺水体人员和发热病人等重点人群的登记,及时发放血防防护用品,指导个人防护,必要时开展预防性治疗,保护易感人群。
在三年攻坚行动中,全市共血检查病37万人次、粪检查病2.7万人次;治疗和扩大化疗5.5万人次;查螺3.6亿平方米、灭螺5128万平方米;实施环境改造有螺面积17.25万平方米,如期完成血防攻坚三年任务,将送“瘟神”变成了现实。

(记者 唐馥娴 通讯员 袁媛 )

工作动态
我市完善无偿献血政策体系
日前,市政府出台《池州市无偿献血管理办法》,市卫生健康委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贯彻落实安徽省进一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实施方案任务清单》,完善池州市无偿献血政策体系。《池州市无偿献血管理办法》从2021年9月1日起实施,共分6章27条,着重建立起政府主导、卫生健康部门主抓、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并结合池州实际,突出无偿献血应急保障、维护公民用血权益等内容。

据悉,为贯彻落实省、市工作要求,我市制定任务清单,细化具体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确定了促进该项工作健康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通讯员 池卫健)

省血防所来池开展野生动物传染源调查
为了解野生动物感染血吸虫病状况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巩固血防成果,近日,省血防所专家何家昶带队到我市东至县毛田村和禾丰村开展野鼠传染源感染情况、哨鼠监测、仿生膜感染尾蚴调查实验,为我市制定血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调查选择10个有螺环境施放捕鼠夹,捕获鼠后识别种类登记并解剖,得到肝脏结节、肠系膜压片镜检,同时收集鼠粪制作改良加藤厚涂片镜检,以多种方法确定野鼠感染情况。同时,在相同有螺环境水域放哨鼠60只,全部回收,后期解剖查明感染状况。同一水域还将投放仿生膜吸引水体中血吸虫尾蚴,可有效富集水体中血吸虫尾蚴,利用荧光PCR基因扩增方法对水体中的血吸虫尾蚴进行检测。

(通讯员 袁媛)

省职防院在池开展非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
近日,省职业病防治院放射卫生科何丽娟博士一行,对我市4个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监测单位进行非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因素的现场检测。在市、区疾控工作人员陪同协助下,省专家分别对池州市火车站、汽车站、安徽省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及池州市九威新材料有限公司4家用人单位的4台行包检测仪、4台核仪表、1台非医用加速器进行X、γ辐射剂量检测,并查阅用人单位的相关证件、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等资料。下一步,省职防院将反馈检测结果,指导用人单位做好防护。

通过本次现场检测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了解我市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放射性危害因素接触水平,明确放射性危害监督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权益,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通讯员 束智琴)

“9·15”减盐周宣传及义诊走进社区
为进一步传播和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以“三减三健”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行动,在2021年“中国减盐周”到来之际,市疾控中心组织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市、区疾控中心及主城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秋浦花园小区开展主题宣传及义诊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张贴海报标语、布置展板和发放健康支持工具、宣传资料、宣教物品,以及免费测血压、血糖等方式,普及“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知识,传播“就要5克”减盐理念和生活技巧,倡导“人人行动全民控盐”的健康理念。

本次活动共发放印有“三减三健”核心知识的围裙50条、印有减盐小技巧的环保袋150个、印有其它健康知识的抽纸60盒、宣传折页200余份,接受约100人左右的健康咨询,达到活动预期宣传效果。

(通讯员 束智琴)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丰富多彩
近日,在全国第15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到来之际,市、区疾控中心在主城区齐山公园景区联合举行以“迈动脚步,健康长寿”为主题的健走活动。市、区疾控中心以及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工约40余人沿5.3公里环齐山步道畅行,并沿途捡拾道路两旁的烟头、饮料瓶等垃圾,装进随身携带的垃圾袋,还景区一片清朗洁净。9月13日至9月30日,市、区疾控组织开展为期一周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网上有奖知识问答活动。线上活动第一环节开展“三减三健”知识普及活动,第二环节为互动答题环节,全部答对即可获得随机派送的红包1个。

围绕“三减三健”宣传主题,结合实际,市疾控中心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广泛传播健康知识,对引导群众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通讯员 束智琴)

人物风采
汤文平:“应急”先锋显担当
曾经他是“应急”新兵,面对现场流调不知所措;如今他是疾控老兵,应对突发疫情沉着冷静。十年来,作为疾控的一份子,他见证了池州疾控事业的蓬勃发展,池州疾控也成就了他一路走来的成熟与成长。他就是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中心公共卫生科汤文平。

▲汤文平(中间站立者)在第五届全民营养周活动现场

汤文平,2011年毕业,2011至2012年间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疾控中心支医。一年多的疾控工作经历,使他拥有了一定的业务能力和理论功底,萌生对“上医治未病”的理解和向往。2012年,他如愿正式成为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十年如一日,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恪尽职守、无怨无悔,先后获评单位优秀职工、优秀共产党员和市卫健委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刚到单位应急办工作时,传染病疫情突发。他跟随科长和同事们入病房、进校园、驻社区,不断学习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撰写、开展事件防控的方法和本领……十年来,他和同事们一道,处置了几十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2014年,应急办并入公共卫生科,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等新的工作任务叠加而来,他不叫苦、不叫累,请教同事,默默学习,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工作要领。

2016年,洪灾来临之时,他顶高温、冒酷暑,走街上堤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他走进灾民安置点,开展环境消杀;发放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单,讲解卫生常识,解答群众难题,与同事一道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而努力工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他进社区、赴港口,深入重点单位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实施重点场所消杀,一瓶瓶含氯消毒剂、一架架电动喷雾器,就是他与新冠病毒战斗的武器;密密麻麻的表格数据、随时发来的协查信息,哪里需要他,他就出现在哪里。经过多少个日夜的奋战,我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清零了,但协查密接、次密接者的工作任务还在继续。每当他地出现疫情,相关的密接、次密接协查函便接踵而至。为了不打扰病妻幼子,协查的每个夜晚,他就在沙发和衣而卧,设好闹钟,定时查看相关信息。虽然辛苦,但每一次及时成功的排查管控,他的内心都会产生疫情被成功控制的喜悦。

日复一日奋战在疾病预防控制一线,汤文平指导和参加县(区)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与处置,开展重点传染病监测,参与生活饮用水监测,撰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草案,编写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月、年度报告……为我市疾病控制决策提供了大量科学、系统、全面的本底资料。

不断提升的专业素质、逐渐丰富的工作经验、日益坚定的党性修养、始终笃定的理想信念,使汤文平走过的疾控之路脚步坚定、并不惊艳的工作经历熠熠生辉。他说:“成为一名疾控人,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我感到无上光荣!”

(通讯员 巩六兵)

专家推介
访副主任医师陆琴
记者:请简要介绍您的基本情况。陆琴:我于2007年7月毕业于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同年在上海市徐汇区参加工作。2009年11月通过池州市事业单位统一招考进入市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中心,先后在预防医学门诊、应急办和传染病防治科工作,现主要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在新疆皮山县工作1年,被和田地委、地区行署和皮山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援疆医生”。

▲右一为陆琴

记者:请谈谈您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效。

陆琴:我主要负责全市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包括患者管理、结核病信息统计监测和疫情分析、结核病疫情处置、重点人群防控、培训、业务指导、健康宣教等。2016年11月,我市成功申报安徽省唯一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试点市。试点期间,我参与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的制定。通过两年试点,我市结核病防治保障机制逐步健全,推行了分级诊疗,患者就医方便快捷;完善了服务体系,全程管理优质高效;提升了诊疗水平,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改革了支付方式,患者经济负担大幅降低。

记者:什么是结核病?如何预防结核病?

陆琴: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又叫“痨病”,人体除毛发、指甲和牙齿外,其他任何部位都有可能被感染,其中80%以上发生在肺部,称为肺结核。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但经过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去定点医院就诊。平时要养成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掩口鼻和勤开窗通风的好习惯,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特色专科
健康教育科
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中心健康教育科承担着我市居民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负责执行健康教育规划,开展健康需求调查,制订并组织实施辖区内不同人群的疾病控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方案,指导基层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的开展;依照健康教育规划和方案,督导、检查、评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效果;负责市级健康知识科普材料开发;联系协调新闻媒体开展疾病控制相关宣传工作。近年来,我市青阳县创成省级健康促进县,东至县也已完成省级健康促进县的评估验收工作,全市社会健康支持性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目前,我市已创成6家省级健康促进医院,并持续开展省级戒烟门诊建设工作。同时,我市的健康素养巡讲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2017年至今,我市推荐的健康素养巡讲专家已连续5年悉数入选省级专家库,入选率100%。现有省级健康素养巡讲专家19人、市级专家37人。近年来健康素养和中医药素养监测工作高质量完成,每年省级复核通过率100%,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稳步提升。健康中国行、公益广告、科普材料开发、重点卫生宣传日等多项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取得骄人成绩,2018年被省卫健委授予“改革健康教育与促进创新奖”。

健康知识
正确食用碘盐防治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缺乏碘,胚胎发育到成人期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等。人们熟知的“大脖子病”是碘缺乏病的其中一种。食物是体内碘的主要来源。如果我们生活环境的土壤含碘少,生长在这种土壤上的动植物含碘也少,吃了低碘的动植物,就会碘营养不足。一旦碘营养不足,身体机能就会受到不好的影响,所有人都不能幸免,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碘摄入不足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缺碘引起的轻度智力低下十分普遍,严重缺碘会造成呆傻等残疾。

为尽快控制并消除碘缺乏危害,国家一直在监测现阶段小学生和孕妇碘缺乏状况,调查结果表明,部分碘缺乏病发生是因为购买了未加碘私盐,或是不懂正确的烹调加盐方法,蒸煮时过早放入食盐,造成碘挥发过多所致。

防治碘缺乏病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是食用碘盐。碘是易挥发微量元素,正确的存放和食用方法如下:购买合格的小包装碘盐;碘盐不要长期存放在敞口容器,而宜盛放在有盖的棕色玻璃瓶或瓷缸中,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炉火;不要用油炒碘盐,炒菜、做汤待出锅时适量放入碘盐。

(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中心供稿)

上一篇

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

下一篇

强信心聚合力 抓发展创一流 奋力构建涓桥镇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排行榜

    抱歉,30天内未发布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