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

2021年10月8日是
第24个全国高血压日
今年的主题是
“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
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要勤测血压以知晓自己的血压值,被诊断为高血压后要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血压,治疗措施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血压超过140/90(mmHg)
要关注
量血压
1.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超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并开始治疗。
2.血压超过130/80mmHg以上即应引起关注,随着血压的升高,可能带来心脑肾的危害。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六部曲
# 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
2.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尽量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4kg/㎡以内[计算公式: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3.适量运动:运动有助于提高血管壁的弹性,有效改善小血管的痉挛,减轻体重,减少高血压发生的可能性。建议根据自身条件适量有氧运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4.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造成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
5.戒酒: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目前在饮酒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戒酒。如暂时无法完全戒酒,应尽可能减少饮酒量。
6.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平稳降压、长期达标
1.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2.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每天需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
3.血压达标标准: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能耐受,应降至130/80mmHg以下;年龄在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患者降至150/90mmHg以下。
上一篇

池州小记者作文选登(2021.10.9)

下一篇

【池州卫生健康周刊】2021年第19期来了,先来一睹为快!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排行榜

    抱歉,30天内未发布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