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启动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外业调查工作——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 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2020年池州市森林资源年报统计,全市林业用地面积552402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494923公顷,疏林地1502公顷、灌木林地29032顷、未成林造林地15130公顷、苗圃地134公顷、无立木林地8914公顷、宜林地2703公顷、林业辅助生产林地73公顷;有林地中乔木林地446365公顷、经济林11075公顷、竹林37483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60.38%,林木绿化率68.43%,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3145万立方米。全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补偿面积为275.2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201.6万亩、省级公益林74.6万亩。全市已区划并签订落实天然商品林停伐保护面积63.66万亩。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外业调查队

7月29日,我市启动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外业调查工作。根据国家林草局统一部署,此次监测评价工作将全部固定样地均匀分为5组,每年地面调查1/5样地,遥感判读核实和模型更新4/5样地,结合当年的森林资源一张图年度更新数据,国家、省、市、县(区)同时更新数据,形成全面的分析监测体系,力争2022年2月份首次按年度公布数据,今后此项工作将常态化开展,确保每年更新森林资源数据,当年出数。2021年度池州市林草监测样地数共136个,其中森林现地调查样地94个、森林现地核实样地11个、草地监测样地21个。按照国家局和省局的部署要求和进度安排,市林业局要求各县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保证调查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保证调查数据质量,力争在9月15日前全面完成调查工作,确保在省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全部监测任务。

据悉,开展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是深化林长制改革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各类林业基础数据上依旧存在短板,必须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服务林长制督查考核,不断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为保障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的顺利开展,我市通过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工作培训和强化工作机制等措施,确保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工作高质量完成。
今年6月起,市林业局认真组织开展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并制定、印发《池州市林业局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的通知》,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提高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外业调查人员业务水平、统一技术标准和要求,市林业局于8月4日在青阳县组织开展了外业调查实测实训工作,各组调查人员重点开展固定样地复测、样木调查记录等工作,为后续各工组开展样地调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市根据调查样地的数量分为4个工组,建立交流群,各工组相互交流学习,同时将重要工作和情况及时向市级质检人员报告,每两天上报工作进度。

截至8月19日,全市已经完成森林调查样地33个、核实样地6个。

上一篇

即将开学,除了新冠,这种呼吸道传染病也要注意预防!

下一篇

一丝不苟 不怕困难 确保调查数据准确 ——记大山深处的林草调查员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排行榜

    抱歉,30天内未发布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