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样木1.3米检尺处做红漆标记
“辛苦,我们习以为常”
“和我们一样,全市105个森林监测样地所在的山林大多都是很少有人进去,基本上都没有路,一般都是当地林业站的工人帮我们用柴刀披荆斩棘砍出来‘路’。”该组组长李俊告诉记者,调查作业过程中,遇到马蜂、蛇也是常有的事情,大家都会随身携带防虫药物。一个样地完成调查平均需要一天,为了不耽误调查时间,调查人员一般上山时就带上干粮和矿泉水,在样地内解决午饭。听上去很苦的作业任务,但是李俊却淡定地表示,这些都是林业人的基本功,或者说看家本领,是每个林业人都必须具备的素质,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
找到样地后,调查工作才刚刚开始,只见调查员们顾不上满头大汗和浸湿的衣服,分别拿出罗盘仪、皮尺与标杆等工具,钻进密林开始工作。虽然环境艰苦,但调查工作质量绝不能打折扣,边界测量、样木检尺、生物多样性和森林土壤调查等,调查员仔细地采集每一项数据。
“精准,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采集的每一项基础数据都像‘第一颗纽扣’,千万不能扣错,必须精准,否则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李俊告诉记者,1个样地(一亩)代表60平方公里土地,若一亩样地少算一棵树,那么其代表的90000亩土地就少算90000棵树。所以,精准,是大家的目标,调查员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样地调查,确保提供的数据准确,为测算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提供数据支撑。“在开展调查工作前,所有队员们都经过了专门培训,除此之外,我们池州调查队里还有三位国家局华东院来的专家全程进行技术指导。”
现场看到,在测量样地周界时,有的需要皮尺跨过山涧,调查员就得在陡峭山坡上攀爬,此时,调查员既要保证自身安全,又要确保皮尺拉紧、花杆立直,尽可能减少距离误差。
“我们一定要认真负责、敬业精业,在这一亩林地里充分展现出自己的工作水平,让自己能力经得起检验。”李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