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市教体局督查组在主城区检查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及文明创建工作。
面向学生家长 做好宣传引导
推动“双减”政策特别是校外培训减负落地见效,离不开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7月份,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后,市教体局迅速行动,立即停止审批新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同时开展“双减”工作网上问卷调查,客观掌握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情况。8月9日,市教体局发布《落实“双减”致家长的倡议书》,引导全市学生家长积极响应“双减”决策部署,关注孩子个性发展,聚焦孩子健康成长,谨慎选择培训机构,减轻培训负担,坚持家校沟通,坚持亲子沟通,融创和美家庭。
面向系统上下 统一思想行动
随后,“双减”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范围内以中小学生为培训对象的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摸底排查,包括“有证有照”“有证无照”“无证有照”“无证无照”等校外培训机构。8月22日至9月8日,全面摸底完成。据统计,我市现有校外培训机构507家,其中有证有照学科类培训机构144家,仍在营业学科类机构115家、停业29家。摸排发现,无证无照学科类机构仍然存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超范围经营时有发生,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存在漏洞,学科类未消课费用消化困难,退费纠纷已露苗头。
面向校外培训机构 靶向从严治理
严密日常监管。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广告宣传,在节假日特殊时段联合督查暗访13轮次、学科类568家次、非学科类79家次,督促整改问题18个,协调6231名有课时结余学生在规定时间段协议消课。
严控风险隐患。建立预缴费管理服务系统,有效防范“退费难”。目前,我市已有101家校外培训机构与承接银行签订服务协议,其中71家已开通监管账户,列入年检或“双随机、一公开”,按照有关规定实施信用联合惩戒。
国庆长假期间,市、县(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组建假期临时流动巡查工作组51个,分白天和晚上两个时段,不间断明察暗访校外培训机构362家次,现场核实处理5起电话举报,督促即时整改文化课培训机构4家,发现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1家。
日前,市教体局联合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要求我市现有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须在限定的登记范围内、按照限定的登记办法、在限定的期限内完成非营利性机构登记,期限内未完成“营改非”的将被列入“黑名单”。
“双减”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一步,市委教体工委、市教体局将按照中央、省“双减”工作部署和市第五次党代会要求,切实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将校内减负提质作为“双减”工作的治本之策,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强化协调联动,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双减”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