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执法监督,促进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针对非煤矿山、建材、冶金、化工、服装及纺织等重点职业病危害单位,开展重点执法检查。完成国家和省、市、县4级双随机下达的233家监督任务,实现监督全覆盖,并随机抽取其他用人单位40家进行监督检查。共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261份,督促指导用人单位依法落实职业病防治各项管理措施。积极开展“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检查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全市用人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39次、防护设施设计25次、控制效果评价36次、现状评价65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单位577家,较去年新增67家。
加强机构监管,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今年以来,加大对服务机构执业行为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监管力度,通过双随机抽查、日常巡查和对用人单位进行延伸检查等方式,进一步规范服务机构从业行为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规范化水平。目前,全市共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2家,其中1家通过资质延续,1家正在申请延续中。两家机构上半年共出具职业卫生定期检测报告27份、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29份、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26份、现状评价报告35份。
按照分级属地管理原则,今年对全市10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提出指导意见,促使各体检机构不断提高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科学化水平。全市各体检机构上半年共报告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241家,体检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6077人次。
强化依法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的职业病防治管理环境。坚持处罚与教育结合、监督与服务并重,依法依规开展各项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今年已对存在违法行为的7家企业给予当场行政处罚,责令限期整改;对4家未落实整改的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对省、市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的4例职业病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督促用人单位依法落实好职业病患者健康权益保护工作,积极为患者申请工伤鉴定,合理合法保护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权益,进一步维护和促进形成公平公正的职业病防治管理环境,提高全社会职业病防治管理的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