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利益无小事 一枝一叶总关情——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工会工作综述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重视关心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于担当、扎实工作,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三优池州”作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中心大局 活力迸发的五年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五年来,全市工会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劳动和技能竞赛——先后组织开展焊工、钳工、电工、护理技能、燃气安装维修工技能、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幼儿教师教学技能和才艺、公安刑侦等一系列劳动竞赛、技能大赛,近10万余名职工参加预决赛,通过以赛促训,不断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召开市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评选表彰市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60名,市级五一劳动奖章275名、五一劳动奖状27个、工人先锋号98个。推荐评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4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名,省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5名,省级五一劳动奖章21名。创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3个、长三角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36个,全市各级工会走访慰问劳模680人次,共发放各级劳模资金465万元。

“匠心传承致青春”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

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总工会共筹措资金64万元,用于卫健、公安、环卫等部门单位和社区坚守岗位一线职工慰问和疫情防控。组织开展关爱困难职工“五个一行动”,发放疫情期间困难职工生活补贴340.8万元,赠送意外伤害互助保障998份,为职工积极投身生产筑牢安全防线。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开展池州市新冠肺炎防控先进个人评选,授予146名同志“池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服务职工群众 精准帮扶的五年

作为“娘家人”,市总工会坚持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五年来,倾心打造“四季送”活动品牌,“春送岗位”活动举办招聘会78场,职业技能培训4932人,带动就业11723人,参与职工10.88万人;“夏送清凉”慰问一线职工2.8万人次,送去慰问物品价值210万元;“金秋助学”活动发放助学金912.173元,资助困难职工子女2091名;“冬送温暖”活动各级财政和工会组织共筹集帮扶资金3975.53万元,帮扶困难职工25416人次。推进智慧工会建设,“互联网+”网上服务平台不断拓展,去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影响,开展以“稳岗就业开好局,暖心服务促发展”为主题的“工会网上就业创业援助月”活动,网络招聘会入驻企业634家,发布职位信息2403条,提供就业岗位需求近13000个。市职工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工人文化宫建成开放,为全市广大职工提供文化休闲娱乐活动阵地,受到了职工群众的广泛好评。牵头帮扶贵池区秋江街道新河村,共投入扶贫资金200多万元,有力助推了新河村2018年脱贫出列。致力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双拥模范城等工作,先后投入资金50多万元,慰问联系社区老党员、退役军人和困难户,竭诚为职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

促进劳动和谐 创新发展的五年

着力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五年来,市总工会积极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组织8个法律服务分队开展普法活动25场次,共有5290人次农民工参加活动。池州市职工维权法律顾问团共接待来访来电法律咨询200余批次,为45人次提供了法律服务,帮助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推动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的签订率、履约率不断提升。组织700余名一线职工赴黄山工疗、半汤工疗等疗休养基地开展职工疗休养。邀请半汤工疗体检车来池为包括货车司机、快递员、送餐员等八大群体在内的1500名工会会员提供免费体检。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560多家企事业单位,3676余个班组,53955多人次参加比赛,保障了职工安全生产和卫生健康合法权益。创新开展“十大关爱职工模范企业”评选和池州市民营企业优秀职工选树活动,通过季度评选“池州市民营企业优秀职工”,年终总评“池州市金牌职工”和“关爱职工模范企业”,进一步引导全市民营企业在关爱职工、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夯实基层基础 开拓进取的五年

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五年来,全市工会建会领域不断拓展,全市已有基层工会组织3653个,工会会员247827人,其中农民工会员157067人。广泛开展“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推选活动,先后有2家基层工会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3家基层工会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小家”;有14家基层工会被评为“省级模范职工之家”,15家基层工会被评为“省级模范职工小家”。持续拓展服务职工阵地,建设全国“职工书屋”14家、省级“职工书屋”52家、市级“职工书屋”23家,省级“阳光家园”29家,省级“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9家,基层工会活力明显增强。

持续推进自身改革,优化设置市总工会机关内设机构,市县两级工会均建立领导班子专兼挂相结合的体制。提高基层工会工作者、先进模范人物、生产和一线职工在市工会代表大会、市总全委会和常委会中的比例。加强工会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五一大讲堂”职工素质提升文明实践活动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培训班、工会干部素质能力提升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等各类工会干部培训班16期,培训工会干部1200余人次。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职工,积极开展有特色、接地气、入人心的理论宣传宣讲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传播到职工心中。女职工工作、经费审查、财务资产、文明创建、招商引资等工作协调推进。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工会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新水平、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机遇期。责任在肩,时不我待,全市工会系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开拓奋进,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为实现工运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三优池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

东至经开区:筑产业高地 奏发展强音

下一篇

陵阳镇: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新陵阳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排行榜

    抱歉,30天内未发布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