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砥砺前行 聚力打造产城融合绿色发展新城区

秋高气爽,硕果盈枝。走进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或是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建设场面,或是热火朝天、紧张忙碌的生产场景,令人强烈感受到这里奋力发展的铿锵步伐。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新兴”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紧扣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主攻“双招双引”第一阵地,做优营商环境第一保障,团结带领全区干部职工,不忘初心,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取得显著成效,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党建引领 加速经济发展

五年来,集中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一体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工委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要求,抓实抓紧基层党建和非公党建,着力构筑坚强堡垒。目前,共组建非公企业党支部和社会组织党支部34个,其中示范型党组织17个,共有党员241名;共组建工会组织34个,妇联组织12个,共青团组织16个。

高质量党建引领集中区高质量发展。集中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大幅增长,园区销售收入连续4年翻番,预计今年底突破200亿。2020年,实现GDP、规上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利用外资等9项指标“领跑全市、增速第一”。今年1-8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同比增长74.5%、20%、48.5%、13.6%、370%。今年新增规上企业19家、总数达69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总数达25家。

聚力双招双引 构建产业生态

集中区坚持以项目为中心,以构建产业生态为目标,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的契机,用足用好省市支持集中区高质量发展政策,聚焦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招大引强、招新选优、招才引智,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坚持规划先行,强化规划引领,委托“戴德梁行”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1+3”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绘制产业发展全景图和招商地图,建立140多家招商长短名单。2018年以来落户的九池智能锁、浩源铝业等82个、占地7211.6亩的单独供地项目,63个基本完成主体建设(25个已正式投产),19个正在土方平整和规划设计。连续2年获得全市招商引资考核第一名。

坚持创新推动,设立专项基金,推行“基金+基地”“基金+产业园”合作模式,先后引进文香智慧教育装备制造产业园、安芙兰航空航天产业园等10余个重点项目,文香总部从北京迁入集中区;推行合作招商,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嘉兴秀洲高新区、南京滨江开发区等7家沪苏浙等地发达园区开展对接互访,与上海铝业协会、深圳商显产促会、苏州电镀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坚持绿色发展,实行项目联合预审和“两高”项目一票否决制,严把项目落户关口,大力实施“腾笼换鸟”工程,保障重大项目、新兴产业项目土地、厂房、能耗等要素需要,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发挥产业链关键项目——得奇环保“蜂王”效应,集聚昀冢科技、九池智能锁等产业关联项目10余个。同时,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利用已建成约9万平方米办公楼、研发楼及毗邻地块整体规划为数字产业园,已先后落户天立泰、金山云、启明星辰等知名数字企业。

目前,集中区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已分别集聚企业17家、87家、28家,全部达产后产值将分别达200亿、200亿、300亿元,三大产业板块、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

夯实承接平台 优化发展环境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集中区坚持按照“规划先行,建一片、成一片”的滚动发展思路,着力夯实承接平台,完善配套功能,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坚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第一污水处理厂、110千伏变电站、智慧环保在线监测平台等建成使用。已累计建成道路62公里,建成安置房102万平方米、公租房86.4万平方米,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污水处理、水利等设施逐步完善,20平方公里已实现“七通一平”,满足各类项目落户需要。智慧环保在线监测平台投入使用、对100余家工业企业实现实时监管;集中供热中心、园区消防站正在加紧推进,编制实施商业成片开发方案,承接平台不断夯实。高度重视民生保障,成立以来4734户拆迁群众全部顺利安置,60%以上实现就近就业;正在实施安置小区污水管网改造、消防提升、文明创建“示范街”建设,开通园区公交,引进共享单车、汽车,不断满足群众需要,社会环境持续保持和谐稳定。

牢固树立“软环境就是招商引资硬实力”的理念,深入开展“绿灯给企业、红灯给自己”作风整顿,持续创优营商环境。组织专班深入沪苏浙等地发达园区考察学习,对标建立健全“服务事项清单化、政务服务便民化、代办服务专业化、中介服务超市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等“五化”服务标准,完善“联系包保、平台对接、政策兑现”三项机制,大幅提升涉企服务效率。目前,集中区投资项目备案等审批事项已由6.7个工作日压缩至2.15个工作日,18项涉企奖补项目实现“一窗受理”,14个一般性奖补项目实现5日内办结、2日内拨付。同时,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发挥国有担保公司作用,有力促进企业发展。2019年获得全市营商环境考核第一名;2019年、2020年连续获得全市“四送一服”考核第一名。

今后五年是全面开启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重任在肩,时不我待,集中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理念,以“五个转变”为抓手,对标发达园区争先进位,奋力开启集中区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三优池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

强信心聚合力 抓发展创一流 奋力构建涓桥镇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下一篇

关于开展第三剂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通告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排行榜

    抱歉,30天内未发布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