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池州市及三县一区全部获得“安徽省文明城市(县城、城区)”荣誉称号,共有33家单位入选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111家单位被评为安徽省“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各级文明村镇总数433个,占村镇总数的66%,超完成目标16个百分点。共产生16名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和中国好人、64名安徽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和安徽好人及提名奖。相继建成乡村少年宫50所,获评“全国优秀志愿者”1名、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1名、省级“四个十佳”志愿服务典型7个、省级“月评十佳”志愿服务典型20个。
▲青阳腔
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树牢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思想,以开局就得决战、起步就要决胜的姿态全力推动年度任务落实。通过紧盯重点难点,围绕群众需求、对标创城标准、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狠抓提升,让群众在创建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真正形成干部群众“大合唱”,力争在今年的首轮比拼中跻身全国前列,为实现三年创城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宣传教育,引导全民广泛参与。召开媒体宣传协调会6次,市属媒体、门户网站开设专题、专栏刊播创城报道1400余篇(条)、专题片44次;组织干部职工上门入户40657户,印制宣传资料20万份;加强舆论监督,市直媒体共推出监督性报道100多条,利用“共创文明城”微信小程序广泛征集市民意见及建议259条;组织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志愿者等拍摄制作“向上向善的池州人唱支山歌给党听”短视频,网民点击量超过10万次。
聚焦创建短板,强力推进重点工作。根据“一年大变样、两年促提升、三年抓巩固”工作要求,共梳理26大类60项短板弱项,制定“任务书”“作战图”,实施“挂图作战”。15家责任单位围绕“扩大供给、改进管理、试点先行”工作要求,开展专题调研,拟制工作方案,强力组织推进,5处试点区域整治工作稳步推进。市文明办组织3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错时免费开放内部停车位756个。市创城指挥部1室10组根据任务分工,强力组织推进社区小区创建、市容市貌管理、交通秩序整治、文明养犬集中整治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聚焦问题整改,常态开展督查督办。实施即时提醒。市创城办向30位厅级领导分别呈送提请函,向有关市直单位和20个行业管理单位发放工作提醒函,梳理出34项重点难点工作,提请市委督查室督促推进;实施网上申报月提醒、月收集,制作提醒函6期。常态开展督查。建立四大办专项督查、市(区)创城办综合督查和窗口行业牵头单位及管理部门定向督查工作机制,制发督查通报8份、交办单98份、督办单17份,对5528个问题进行督办整改。
实施先进典型引领行动。坚持以先进典型引领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拓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擦亮“尚德之地、好人池州”道德品牌,持续深化“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不断完善“月评池州好人、年评最美池州人、三年评选道德模范”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推评池州好人39人、2020年“最美池州人”10组及提名10组、池州市第五届道德模范候选人20组,有3人获评安徽省道德模范、7人获评“安徽好人”、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推出《好人故事会》《好人面对面》微广播剧87期,编纂出版《池州道德故事(二)》9000本,先后在电视频道播出“池州MV”“中国梦歌曲”“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会”专题片44次。邀请道德典型参加池州春晚、新春团拜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群众性歌咏会等重大活动,推动“好人成名人”。
实施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基本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党建红+志愿红”,党建统领、志愿引领,实现红色全覆盖;动员广大机关党员投身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公转+自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主体全覆盖;“专业+专项”,群众吹哨,志愿报到,实现项目全覆盖。依托84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基层阵地,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扶弱济困、文化生活、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项目,常态长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度、获得感。
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行动。制发《池州市2021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点》,继续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300余所中小学开展“童心向党”为主题的“四个一”活动,即“童心向党·我向党旗敬个礼”“童心向党·唱支山歌给党听”“童心向党·党的光辉照我心”“童心向党·党的故事我来讲”,全市广大学生以“团队班课、歌咏比赛、经典诵读、书画摄影”等形式唱响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和信心。主城区30个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主题实践活动,围绕“五个一”“六个小”内容,通过制作“文明卡”、签订“承诺书”等方式,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养成文明习惯,让学生带动家长共同培养文明行为。持续深化新时代好少年、孝心少年推评工作,共评选产生新时代好少年11名、第五届十佳孝心少年10名。举办池州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动55所乡村学校少年宫服务农村未成年人。进一步完善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各级各类公益性文化场所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措施,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各类教育实践活动1000余次。
实施公益广告更新行动。在主次干道、社区小区、建筑围挡、商场超市、公园景区、公交车站、服务大厅等公共场所,更新设立公益广告1200多块。池州日报在显著位置刊发公益广告74期40个正版,在4个电视广播频道播出或播放公益宣传广告片26481条次,播出时长609925秒,组织沿街大屏、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更新后公益广告10万余次。
自选动作有特色。“七一”前夕,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学百年党史树文明新风”知识竞赛活动。邀请全市16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6名新时代好少年与干部职工共同集中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组织部分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等身边好人和教师学生、医护人员、环卫工人、公安干警等各行业志愿者300余人共同拍摄《向上向善的池州人——唱支山歌给党听》MV短视频,网络点击曝光量10万余次。开展党史教育专题党课“进社区”“进道德典型”活动,共对100余名社区党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上专题党课。在主次干道、社区小区、建筑围挡、商场超市、公园景区、公交车站、服务大厅等公共场所设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史教育公益广告300多块,组织沿街大屏、公交站牌以及出租车车顶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党史宣传标语20万余次。
为民办事解难题。市文明办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深入调研、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将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协调解决市民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急、愁、难、盼”问题,市文明办组织开发了“共创文明城”微信小程序服务平台,设置“投诉举报”和“献计献策”两个子栏目。组织市区直干部及社区工作人员开展2轮文明创建入户调查,共上门入户70657户,及时收集群众意见374条,先后发出交办单17期,推动有关部门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