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是一片承载着生机和希望的热土,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只是该区致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池州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之际,回首五年过往,67万贵池儿女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在2516平方公里的沃土上,掀起了新一轮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发展图景。
▲乡村振兴为农村生活描绘新画卷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建成农业特色产业基地超过10万亩,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两装两新”四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贵航特钢连续3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艾可蓝成为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全市首家民营上市企业。
服务业比重显著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12.9:43.6:43.5优化为10.3:43.4:46.3。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75个,建成投产120个,全球最大的绿色建筑骨料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PC构件工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运行。
创新驱动加速发力。大力发展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半导体)、机械装备制造、非金属矿产品深加工、大健康五大主导产业,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吹响加速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共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2个,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突破270亿元、150亿元。
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开放平台提档升级。池州高新区整合全面完成、配套持续完善,总产值接近300亿元关口,2020年跃居全省开发区考核第24位;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建成景观景点20余处、道路管网23.6公里、绿化60万平米,成为全市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平天湖风景区建成面积近17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镇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牛头山、牌楼、墩上3个镇街道财政收入突破亿元。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向纵深推进。实现52个事项长三角“一网通办”,池州高新区与南京江东商贸区成功“联姻”。累计引进项目788个,其中省外亿元以上项目264个、到位资金640.74亿元,连续4年获全市招商引资绩效考评一等奖。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分别是“十二五”的3.9倍、1.7倍,成功创建省级外贸出口转型升级基地。
城乡融合加快推进
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东部新城功能日趋完善,殷汇、牛头山两大全国重点镇得到优先发展,乌沙、棠溪等镇容镇貌大为改观,全区城镇化率超65%。农村环境持续扮靓,高质量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成运行37个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77个,乌沙镇灯塔村跻身全国文明村。
城乡基础设施全面提标。推动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池黄高铁、德上高速、秋浦河航道整治等项目加快建设,建成“四好农村路”1609公里,改造危桥21座,区域交通实现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的全面畅通、无缝对接。完成323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和41座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实现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全覆盖,防洪保安、灌溉供水能力极大提升。
小康短板全面补齐
污染防治坚决有力。密集开展“六治双创”、固废大排查、“三大一强”专项攻坚等行动,9个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426个中央及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见底清零,整顿关闭矿山18家、砂场76家。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区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十年禁渔”令行禁止。
重大风险稳妥防范。“1+10+N”工作方案落地见效,经济、自然灾害等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防控。2020年,即使面对“全线超警戒、局部超历史、时间持续长”特大汛情,仍取得抗洪救灾史上最好成绩。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且快于经济增长,2020年分别达到37061元和18055元,均为2015年的1.5倍;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扩面提标,新增就业近3万人。
社会事业发展全面进步。优化整合教学点89个、完小17所、初中1所,有效缓解义务教育“大班额”“择校热”等难点问题。建成区文化馆总分馆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3个。
县域医共体建设纵深推进。全面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改造提升121所基层卫生室,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
“平安贵池”建设扎实有效。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显著成果,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全区信访秩序持续好转,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成功创建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助力池州市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狠抓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开展排查解决发展党员违规违纪试点工作,从严开展警示教育以及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开展监督执纪问责,五年累计发展党员1459人,累计立案80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82人。选优配强巡察工作力量,高质量完成各类巡视整改和区委巡察全覆盖任务。
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启动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和区委党校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有形化、项目化、品牌化,打造了基层“两长”队伍建设、农村示范型党组织全覆盖工程等特色亮点,获评2017至2020年度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
“五新贵池”根基更稳
产业升级步伐加速。今年上半年,“两装两新”产业实现产值213.3亿元,增长56.3%,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八成,其中高新和战新产业分别增长了76.6%、87.7%,分别高出全市增幅21.2和22.4个百分点,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重大项目不断突破。今年上半年,该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2021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的县区,矿产品运输专用铁路、棠溪抽水蓄能电站、蓝城康旅小镇等一批牵动性大的项目也在加速推进……
交出高分“期中答卷”。日前,贵池区发布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在上半年全市“三县一区”横向比较的排行榜上,该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双过半、居前列”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29亿元,同比增长16.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增幅3.8、3.6、0.7个百分点,两年年均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2亿元,同比增长20.0%。
回首过去五年,自池州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贵池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强区、创业富民”两大主题,强化工业、文化旅游两大产业支撑,通过政治统领、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完善功能、打好“三战”、扩大共享、依法治区,实现了主要指标向前奔跑,经济的“抗压性”和韧劲得以显现。这份优势的背后,是该区上下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的真实写照,是贵池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结果,也是贵池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稳中蓄势的最佳体现。
展望未来,今后五年贵池区将全面实施“六大行动”,聚力打造“五新贵池”,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贵池区委、区政府将带领全区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愈是艰险愈向前”的勇气和魄力,胸怀大局、服务全局、开辟新局,在把握历史新机遇、构筑战略新优势中奋力谱写新阶段现代化首善之区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