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下午,在贵池区实验小学,学校已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工作,静候学生返校。
记者了解到,池州市第十中学、池州市第十一中学、贵池滨湖实验学校、贵池区实验小学、贵池区城西小学、贵池区杏花村实验学校、东至县至德小学、青阳县实验小学等学校纷纷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长微信群发布通知,告知学生及家长,根据国家、省、市对返校工作的要求,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制定“两案九制”,全面启动师生开学前14天健康管理。
记者在池州市第十中学看到,学校已设置红外线成像体温测控通道。开学后,学生进入校园需要通过的第一道关卡就是体温测量。学生返校时,会在值班人员的引导指挥下,首先在校门外有序排队,相互间保持1米距离,并从专用通道依次有序进入。在池州市第十一中学,学校将隔离医学观察区设置在校园南门内左侧20米处,隔离医学观察区设有明显警示标识,常用药品、测温设备、血压计等器械和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及消毒用品均已备齐。在贵池区城西小学,该校已对教师出入校园实行了“五必”措施,即必打卡、必扫码(安康码、行程码)、必登记、必测温、必戴口罩。
据池州市第十一中学有关负责人介绍,开学后,学校将实行校门管理,学校南门上放学时段开放,西门放学时段开放,其余时间封闭。而在贵池滨湖实验学校,因该校分小学部和初中部,学校要求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家长接送孩子也不得入校。如需入校必须接受门口体温检测、扫描安康码、行程码和登记,且不得长时间在校逗留。
另据记者了解,我市各校已陆续开展开学疫情防控演练或应急桌面推演,筑牢校园安全屏障。此外,还将组织上好疫情防控和安全教育第一课,充分利用班会、宣传专栏、校园广播进行防疫、防溺水、法治、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健康等教育,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保卫工作。
记者在池州市第十一中学了解到,目前,该校已制订多项措施,确保“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落地生根。据介绍,开学后,该校将通过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禁止携带手机入校、不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等措施,努力提升教育治理和学校管理水平,实现教学“轻负担,高质量”。该校将“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纳入教师年度绩效考核、评优晋级体系,要求教师必须“零起点”教学,严禁敷衍教学、超纲超进度教学;必须合理确定考试难度,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排名;必须控制作业总量,严禁挪用挤占自习课时间;必须精准布置作业,严禁惩罚性、重复性作业;必须亲自批改作业,必须指导学生主动独立完成作业;要家校携手,引导家长做好学生家庭作业的督促落实;要指导学生做到每天坚持校外体育活动。同时,成立睡眠管理领导小组,家校携手,确保学生每天10小时睡眠时间;制定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加强学生电子产品管理,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据悉,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正在建立常态化和专项化相结合的教育督导机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责任督学开展“五项管理”和“双减”督导工作,做到全市中小学校全覆盖。
记者在贵池区实验小学了解到,该校已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工作小组,制订好活动方案,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是否参加课后服务。从秋季学期开始,该校将在每学期开学后从星期一至星期五(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除外)下午放学以后开展课后服务。课后服务时间与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一般为2课时,秋冬季(16:00—17:35),春夏季(16:20—17:55)
在课后服务上,该校将根据学生报名情况,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学生课后服务编班,一般作业辅导每班30至40人,个性化社团服务每班15至20人;按每班1课时或2课时配备1名教师,按每2个年级不超过2人的原则配备管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
此外,该校具体服务内容包括集中完成作业、个性化社团活动、自主阅读交流、专题教育活动四大部分。其中,一是安排学生在指定场所自主完成作业,并进行个别答疑,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鼓励教师面向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辅导,坚决禁止进行集体教学或“补课”;二是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依托体育、科技、文化艺术等部门,充分挖掘和重点建设体育训练、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传统工艺等各类社团或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菜单式”服务;三是安排学生在图书馆等区域自主阅读或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四是统一安排能体现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的专题教育等其他有益活动。
其实,我市课后服务工作起步较早,贵池区池口小学、永明小学、人民路小学等校为学生们“量身定制”了丰富多彩的社团和兴趣小组,进行书法、绘画、阅读、手工、体育、音乐等兴趣培养,深受师生欢迎。
东至县的课后服务也极具代表性。2021年3月,东至县实验小学新老校区正式启动课后服务,该校4000余名学生在放学后参加体育、美术、音乐、棋艺等课后活动或作业辅导,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98%;同月,东至县至德小学也正式启动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每周二至周五,该校学生只要自愿提出申请,就可在学校教室、少年宫活动室、运动场等场所享受1小时的课后服务。
采访中,各有关学校负责同志纷纷表示,会发挥好学校主阵地作用,边实施边改进,确保课后服务规范有序、安全稳定,让学生受益、家长放心、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