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
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比较严重,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主要表现为高热、无汗、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死亡率较高。一般情况,紧急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半个小时。
各种从事重体力或者在高温环境下(一般大气温度>32℃、湿度>60%及通风条件差),对高温环境不能适应及工作时间长、剧烈运动或军事训练,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
此外,在室温较高而无空调时,肥胖、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和慢性疾病病人更易发生中暑。据统计,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可使中暑发生率增加10倍。
在高温环境中,如果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情况,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了中暑先兆。当上述症状加重,并且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快,同时有发热,体温升高至38℃,提示出现轻症中暑。
一旦发生重症中暑,需要迅速让病人脱离高温的场所,转移到通风阴凉处休息。迅速给予病人降温措施,如冰袋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重症中暑的病人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