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川川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先后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绿色是乡村振兴的底色和亮色。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导向,乡村振兴必须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振兴之路。
一、走乡村绿色振兴之路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乡村发展面临不平衡不充分。在生产方面,第一产业仍然是广大农村的支撑产业,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拉大这些问题普遍存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依然跳不出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相对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在生活方面,很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绿色住宅、绿色出行和绿色消费在农村暂时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在生态方面,一些农村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源资源遭到破坏,水污染、生活垃圾等破坏影响生态环境。广大农村在生产、生活、生态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和期待更加凸显了走乡村绿色振兴之路对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二、走乡村绿色振兴之路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需要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如果不重视、不抓紧、不落实,任凭存在的问题再恶化下去,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实施乡村振兴能更好地将乡村的绿色发展与各项建设相结合,实现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农村作为绿水青山的主体,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同时,必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更加重视,全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践行绿色生产方式,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污染问题,不断强化绿色生态观的宣传教育,使青山绿水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三、走乡村绿色振兴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
2017年底,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我国当前的“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做出了全面分析,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政策做出了研究部署。会议特别强调,实施乡村振兴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这些充分表明,实施乡村绿色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之一,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擘画了乡村绿色发展的美好蓝图,在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绿色发展同乡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的全过程紧密结合,加快绿色产业、绿色生活、绿色生态的发展,能够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好的统筹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走乡村绿色振兴之路是对国内外发展经验的认真总结
观察我国较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历史,我们发现:伴随着传统工业文明影响下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国一些较发达地区和不少发达国家早期也面临诸如乡村发展陷入停滞等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乡村经济增速缓慢、大量劳动力流失、土地闲置、农村衰落、乡村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这些地区探索了自己的“乡村绿色振兴之路”。这些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普遍重视乡村建设,积极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在内的特色产业,逐步实现了乡村振兴,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例如,韩国的“新村运动”,通过美化环境、农村改造建设、教育培训、协作发展等方式促进乡村振兴。走乡村绿色振兴之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在借鉴发达地区新鲜经验、充分认清自身情况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探索有自己特色的乡村绿色振兴之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离不开绿色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如何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如何以绿色凸出乡村振兴本色?如何实现乡村绿色振兴的技术引领、人才支撑、体制机制健全?这是我们要努力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