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小记者专刊(2023.05.29)

1.《爱发奖品的郑老师》东至县至德小学301班 姜皓宇
2.《天堂湖畔风光美》贵池区永明小学403班 董珺涵
3.绘画《佳果》东至县实验小学老校区306班 邓雅熙
4.《蓬莱归来》东至县至德小学411班 张泽睿
5.《自然——地球的心脏》贵池区永明小学503班 钱莹
6. 绘画《风景》石台县实验小学301班 程梓炎
7. 《剥蚕豆》东至县至德小学303班 徐康悦
8.绘画《荷》贵池区城关小学204班 藕曼云
9.《龙泉茶场》东至县至德小学504班 杨轶添
10.《神奇的薄壳原理》东至县至德小学408班 陈聆涵
11.《家乡新变化》东至县大渡口镇中心小学401班 戴明辰
12.手工《脸谱》青阳县蓉城镇第一小学405班 何心妍
13.《公园漫步》贵池区永明小学503班 周可煜
14.《石台慢庄》东至县至德小学504班 汪可鈊
15.绘画《枫叶红》石台县实验小学204班 张沁苒
16.《八哥》贵池区城关小学505班 昝宇杨
17.《平天湖日出》贵池区永明小学403班 董珺涵

01
爱发奖品的郑老师
东至县至德小学301班姜皓宇
指导老师:郑根华

我们班的郑老师是位多才多艺且有趣有爱的老师,她有一头乌黑浓密的齐肩短发、一双笑眯眯的大眼睛,特别是那张能说会道的嘴,源源不断地输出丰富的知识。

郑老师上课时总能带给我们小惊喜,一会儿摸出一根棒棒糖奖给发言积极的同学,一会儿抽出一张书签送给爱读书的同学,一会儿又拿出一支五彩笔赠给书写漂亮的同学。于是,一到郑老师的课,大家都满心欢喜,特别期待。

多才多艺的郑老师会跳舞、会编排节目,会组织我们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每当活动结束后,必定召开表彰大会,颁发奖品。

记得有一次,随着上课铃声响起,郑老师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教室,手里提着一个大袋子,同学们都充满了好奇,目光都聚集到袋子上。郑老师把袋子往讲台上一放,笑眯眯地说:“上周开展的现场作文比赛,同学们都写出了佳作,今天给大家发小礼物!”大家听了,顿时欢呼雀跃、手舞足蹈。郑老师给每个人的礼物都不同,有玩具脸谱,有便利贴,有小手电筒……同学们激动得你一言我一语,郑老师则满眼含笑地看着我们快乐的模样。

郑老师就像妈妈一样爱着我们,温暖着我们,她的每一份小礼物都给我们以信心和力量,鼓励着我们一路前行。

02
天堂湖畔风光美
贵池区永明小学403班董珺涵
指导老师:姚大文

忙碌了一天,妈妈带着我来到美丽的天堂湖畔,趁太阳公公还未下山,我们去欣赏美丽的荷塘、依依的垂柳、灿烂的晚霞。

我们沿着湖畔缓步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碧绿的荷塘和拂动的垂柳。我不禁吟诵起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亭亭玉立的荷花仙子三三两两点缀着碧玉般的荷塘,雪白的、粉红的,迎风摇曳,似在炫耀它们娇美的容颜。片片荷叶像撑开的一把把绿伞,有的飘浮于水面,有的玉立于水上,似层层绿浪。中午时分下了一场及时雨,荷叶上来回滚动的雨滴仿佛一颗颗晶莹的“珍珠”。

随着夕阳西下,晚霞姐姐和云弟弟开始了表演,它们一会儿变成娇艳的玫瑰花,开得璀璨夺目;一会儿变成橘红色的小马,在西天快乐地奔跑;一会儿又变成清新脱俗的公主,在云天上漫步……霞光融进清澈的湖水,粼粼波光如同金菊盛放,晚风撩动我们的长发,荷塘传送阵阵幽香,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

夜幕降临,月亮婆婆呼唤晚霞姐姐与云弟弟回家吃饭了。我也在妈妈的催促下,坐上她的“小电驴”,唱着欢快的歌儿,恋恋不舍地离开美丽的天堂湖。

03
绘画《佳果》
东至县实验小学老校区306班邓雅熙
指导老师:章玉英

04
蓬莱归来
东至县至德小学411班张泽睿
指导老师:彭双燕

蓬莱仙洞宛若人间仙境,有闻名天下的“蓬莱四绝”、雄伟壮观的“落地金钟”,还有仿佛仙女住所的“王母瑶池”,是一个多层次、多堆积形态的大型溶洞,素有“蓬莱归来不看洞”之说。

走进洞中,灯光照耀下的钟乳石五彩斑斓、千姿百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落地金钟”,足有9米多高,下宽上窄,好似一座巨大的金钟倒扣在地上。我们吃力地爬上一段台阶,便看到又一大型钟乳石群——“灵芝塔”,据说是经过千百万年滴聚而成。离此不远处是“广寒宫”,那里洁白的石花是稀世之宝,其中有一个仿佛桂花树的石柱,枝头缀满石花,粉妆玉砌,晶莹剔透,不愧为洞中一绝。我们步入一条长长的石廊,这里地面平旷、豁然开朗,呈现另一番景象,其中最让我赞叹不已的当属天丝,作为“蓬莱四绝”之一,它倒挂于顶壁之上,晶莹剔透、长短不一的天丝在灯光映照下显得变幻莫测。

最后来到蓬莱之最——王母瑶池,只见数十个大小不同的池子中央,坐着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子,她体态丰腴,身着金缕玉衣。她的身旁有一个罩着纱巾的铜镜,身后是笼着白纱的玉床,仿佛王母娘娘刚刚沐浴完毕,正坐在床头梳妆呢。

蓬莱仙洞真是大自然的杰作,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05
自然——地球的心脏
贵池区永明小学503班钱莹
指导老师:高江霞

自然是地球的心脏,自然一旦受到破坏,地球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就像一个人的心脏受到损伤,他的生存也就会受到威胁一样。自然包括湿地、森林、生物等等,湿地是自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能够给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给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维护着地球生态的平衡。鸟类是天空的主人,是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池州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鸟类有冬候鸟、夏候鸟、留鸟、旅鸟、迷鸟等,湿地水鸟主要以冬候鸟为主。每年前来池州主城区的月亮湖湿地过冬的小天鹅就有500多只,池州因此成为一座主城区有野生小天鹅栖息的城市。池州有三宝:白头鹤、东方白鹳和中华秋沙鸭。它们都是国家级保护珍禽。池州升金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白头鹤、白鹤、白枕鹤、灰鹤都会到升金湖过冬,升金湖因此有了“中国鹤湖”的美誉。东方白鹳被誉为“鸟中国宝”,池州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每年前来过冬的东方白鹳约400只,约占鹤群总数的4%。

大自然是地球的心脏,我们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06
绘画《风景》
石台县实验小学301班程梓炎
指导老师:徐丽敏

07
剥蚕豆
东至县至德小学303班徐康悦
指导老师:刘秀珍

“五一”假期,我随爷爷奶奶回到乡下老家。我家屋子后面有一个园子,爷爷在园子里栽种了许多果树,如桃树、柿子树、柑橘……奶奶却在园子里种植了四季蔬菜,现在又到了我最爱吃的蚕豆成熟的季节。

奶奶对二十四节气记得很清楚,什么节气种什么蔬菜,什么季节哪些蔬菜该成熟了,心里都装着一个谱。她自言自语地说:“立夏前吃不得,立夏后吃不chē(方言)。”我连忙问奶奶,什么叫“吃不chē?奶奶说:“立夏前青蚕豆荚还没有成熟,吃起来味道苦涩。立夏时,青蚕豆荚里的青豆颗粒饱满,淀粉多,吃起来鲜嫩可口,可一旦过了立夏,蚕豆荚老得快,蚕豆变硬,就没有鲜嫩的味道了。我们到园子里赶紧摘些回来趁着新鲜吃。”

奶奶提着竹篮向园子里走,我也跟着走近蚕豆禾秆旁,学着奶奶的样子选择饱满的蚕豆荚摘。摘了一会儿,奶奶说够吃了,我就跟着奶奶来到走廊里,我们围坐在一起剥蚕豆。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剥开青蚕豆荚,碧玉般的扁扁胖胖的青蚕豆便滚落到我的手掌中,这蚕豆不就是“胖胖的绿娃子”吗?于是我编了一则谜语:“绿屋子,青房子,里面睡着个绿娃子。这豆荚里面有一颗青豆就是睡着个独生娃,有两颗青豆就是睡着双胞胎,有三颗青豆就是睡着三胞胎。”爷爷直夸我想象力丰富,用大拇指在我脸颊上盖了一个大大的奖励章。

不一会儿,一篮子的蚕豆荚被我们剥完了,我赶紧把剥好的蚕豆米端到水龙头下冲洗干净,交给奶奶。奶奶就在厨房里演奏着锅碗瓢盆“交响曲”,不一会儿,一大盘散发着清香的青蚕豆就被端上了餐桌。吃着自己亲手剥的蚕豆,我觉得味道美极了!

08
绘画《荷》
贵池区城关小学204班藕曼云
指导老师:章浩

09
龙泉茶场
东至县至德小学504班杨轶添
指导老师:叶青

清明、谷雨季节,正是一年中采茶、制茶的旺季。趁着周末,我们一家四口到龙泉参观大伯家的茶场。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不知不觉便来到了目的地。走进茶场的加工车间,一阵浓郁的红茶香味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通过大伯的讲解,我知道了红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它的制作工序十分有趣:第一步萎凋,即通过蒸发部分水分,便于揉搓成条;第二步揉捻,使茶汁外溢,促进叶片揉卷成紧致条索;第三步发酵;第四步干燥,让红茶固定外形,生发滋味和香气。

介绍完茶叶的制作过程,大伯又领我们参观后山茶园。茶树从山脚到山顶呈梯形分布,层层叠叠,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座座绿色的宝塔。碧绿的茶园一眼望不到边,蔚蓝的天空与之交相辉映,微风唱歌,茶叶伴舞,三五成群的茶农在茶树丛中采茶的画面,宛如一幅清新的风景画。

10
神奇的薄壳原理
东至县至德小学408班陈聆涵
指导老师:傅霞玲

大自然隐藏着无数的奥秘,其中最不可思议的当属“薄壳原理”了。

三年级的某一天,我用奶奶的手机刷“抖音”时,刷到一条视频,视频里说手握一个鸡蛋,无论你使出多大力气,也无法将它捏碎。我感到非常震惊,心想这个视频肯定虚假夸张了,于是决定亲手试一试,来验证视频的真实性。

说干就干,我从冰箱里取出鸡蛋,握在手里使劲一捏,蛋果然没碎。我不甘心,又换了一个角度反复测试,始终无法将其捏碎。这时妈妈看到了我的狼狈模样,笑着解释道:“鸡蛋具有如此大的承受力,与它特有的蛋形曲线和科学结构是分不开的。当我们用手握住鸡蛋时,手的力量会平均分布到鸡蛋周身,鸡蛋会把手指的力传到掌心抵消掉,这样它表面承受的压力都是相等的,蛋壳就不会破裂了。这就是‘薄壳原理’,北京的‘鸟巢’、悉尼歌剧院都是运用这个原理建造的。”

想不到,小小的鸡蛋壳却蕴含着大道理,这更揭示了那些表面渺小的事物,往往暗藏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大力量。

11
家乡新变化
东至县大渡口镇中心小学401班戴明辰
指导老师:马玲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的家乡——东至县大渡口镇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小时候,我到外婆家去,每次妈妈骑电动车带我走那条坑坑洼洼的石子路,我都感觉要被颠飞出去。特别是遇到雨天,坑洼处积满了水,我坐在后面要把脚抬得很高,不然溅得鞋子、裤子上全是泥。这几年,村里实行“村村通”“路路通”,通往外婆家的那条坑坑洼洼的石子路如今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

奶奶家也是如此。以前,通往奶奶家的小路旁没有路灯,一到晚上就伸手不见五指。今年3月,村里在道路两旁安装了路灯,一到晚上就亮堂堂地照着,人们吃完晚饭后,三三两两地到路上散步,孩子们聚在路灯下嬉戏,好不热闹。

我喜欢小镇夜景。马路上的灯都亮了起来,酒店外墙的装饰灯也亮了起来,闪耀着五彩缤纷的光芒。村民聚集在小区门口和广场上,随着音乐跳起了广场舞,他们跳得那样投入。走在新市场路口,马路两边摆满了小吃摊位,烧烤、炸串、烤鸡的香味扑面吹来,馋得人直流口水。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的家乡会更加美好!

12
手工《脸谱》
青阳县蓉城镇第一小学405班何心妍
 指导老师:方小琴

13
公园漫步
贵池区永明小学503班周可煜
指导老师:高江霞

不觉已是春末,太阳公公上班的时间越来越长了。白云像在天空悠闲地散步,而我也趁着夕阳漫步公园。

走在公园小道上,雪白的鹅卵石变得金灿灿的,太阳的余晖洒在公园的每个角落,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镀上了金色。天边的云霞火红一片,用“火烧云”形容最合适不过了,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如天空着了火。那些云朵变化极快,一会儿工夫,便从红彤彤到金灿灿、半紫半黄,最后演变成了半灰半白……

随着云朵色彩的变化,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变化,让人浮想联翩。空中幻化出一条“龙”,龙头朝西,龙尾向南,龙角上似乎还站着个胡子极长、手拿法杖的“老神仙”。不一会儿,“神仙”不见了,“龙”也游走了,遍寻不见踪迹。

日落西山后,绚丽的天空一下子变得暗淡下来。渐渐地,星星和月亮都出来了,月光朦胧,星星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嵌在深蓝色的天幕。一阵风儿吹过,湖面便泛起层层波纹,柳树姑娘的发丝在随风飘扬……

我凝视着夜空,陶醉在这静谧的夜色里。

14
石台慢庄
东至县至德小学504班汪可鈊
指导老师:叶青

“五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远离城市的喧嚣,一起走进石台县小有名气的“慢庄”——屏风里·慢庄民宿。

慢庄的建设通过流转“空心化”自然村落的民居、田园、山林和旧屋加以改造、提升,使之呈现出中国传统村落的诗意。屋子内部以原房整体结构为基础,增加了卫浴、空调等设施,给旅行者最佳的居住体验。这里有山,有水,有树林,空气格外清新。走进村庄,是绵延不断的窄路,小路由石板铺成,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只有潺潺的溪流、清新的空气、参天的古树、淳朴的村民,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世外桃源,一切烦恼被通通遗忘。慢庄,是一个让人感觉安逸舒适的村庄,是可以让人减压的慢生活庄园。

慢庄里还有一条慢谷,溪水远看就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近看河底游动的鱼虾清晰可见。大山仿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一个,不知沉睡了多少年。风儿拂过我的脸颊,空气中弥漫着缕缕花香,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李白的一句诗:“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这里的生活充满“慢”的味道,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15
绘画《枫叶红》
石台县实验小学204班张沁苒
指导老师:谢一凡

16
八哥
贵池区城关小学505班昝宇杨
指导老师:方琴

八哥实在是大自然的杰作。

八哥的体型、颜色都恰到好处:全身的羽毛乌黑发亮,翅膀下隐藏一抹白,像是黑夜中的一抹月光。一双灵敏的眼睛转来转去,鼻子上面有一撮黑色帅气的“小胡子”,短短的的喙时常因啄食虫子而一张一合,一双嫩黄的小爪子在草地上跳来跳去。

一片嫩绿的草地上,一只八哥正用它的爪子扒草,想看清有没有草籽可食;有时它会在草地上跳来跳去,想看看有没有蚂蚱可做“点心”;有时它会在粗壮的李子树上,从这个枝头跳到那个枝头,观察着草地上的“虫情”。

八哥不仅长得好,智商也很高,在鸟类中有“语言大师”的美称。八哥可以模仿十余种鸟儿的叫声,为的是能更好地在它们的领地觅食。在主人的悉心教导下,它甚至能学会人类的简单语言,比如“你好”“欢迎”等等。

八哥是人类的好朋友。八哥是森林益鸟,它爱吃金龟子、蝗虫等害虫,防止它们对树苗造成破坏,有助于小树健康成长。八哥还会啄食牛毛中藏着的牛虻,为牛儿减轻痛痒,使耕牛更专注地工作,同时自己也填饱了肚皮。

八哥在不知不觉中对人类作出了贡献。我们也应该向它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7
平天湖日出
贵池区永明小学403班董珺涵
指导老师:姚大文

当街道还是黑漆漆一片,城市还在睡梦中,妈妈就把我从温暖的被窝里拉了起来。

我揉了揉眼睛,不停地打着哈欠。妈妈在我耳边大喊:“今天我们去看日出,快点起来!”听到“看日出”三个字,我顿时睡意全无,立刻精神百倍,风一般冲进洗手间,洗漱完毕,匆匆赶往平天湖。

还好我们来得及时,没错过这难得的美景。在湖边远眺,白茫茫的云雾笼罩着湖面,远处的青山若隐若现、如梦似幻。太阳害羞地躲在山后,只露出一丝红晕。此时,月亮仍高挂天空,散发着淡淡的光芒。

过了一会儿,太阳小心翼翼地探出小半个脑袋,天边逐渐泛出橘红。太阳好像负重似的一步一步努力攀爬,最后终于爬上山顶,瞬间,它发出耀眼的金光,给远处的山镶上了一道金边。阳光洒在湖面上,湖水波光粼粼。此时,水天一色,如果不是湖面上的几条小船,我几乎都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了。金光闪进竹林,惊醒了林中的鸟儿,不一会儿,竹林便热闹起来了。

晨雾、远山、湖水、竹林,自然和谐地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上一篇

小小科学家之“叶脉化石” | 贵池区人民路小学、秋浦小学小记者走进池州市科技馆

下一篇

小记者“法爱同行·护佑成长”体验行 | 东至县至德小学小记者走进东至县人民法院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排行榜

    抱歉,30天内未发布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