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方德喜
7月8日下午5时,随着各考点终考铃声响起,今年高考最后一门英语科目考试结束,为期2天的2020年普通高考圆满结束。
今年我市共有12176人参加高考,设4个考区、11个考点、414个考场。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我市围绕实现“五个高考”“五个不发生”的总体目标,按照“七个最严”要求,精心组织实施,考试各项工作安全平稳有序,实现零差错、零失误,圆满落下帷幕。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保障到位。市招生委员会先后3次召开考试工作会议进行调度部署,细化考试实施方案和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考试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听取高考情况汇报,并深入考区考点督查指导考前各项准备工作。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听取了全市高考准备工作情况汇报,就做好高考工作、确保考试安全提出明确要求。市县(区)招委、考点学校及监考教师层层签订责任状,压紧压实高考责任。7月6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再次深入考生住地和考点学校,现场督查调度考生住宿、饮食安全、疫情防控、考试组织等各项准备工作情况,并召开调度座谈会,进一步分析研判高考形势,就体温异常考生判定、交通疏导、送考引导以及暴雨可能带来的断电、路面积水等问题的处置提出了明确指示和具体的部署安排。7月7日和8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考点坐镇指挥,市委教体工委、市教体局领导全部深入考区考点包保督查,确保考试万无一失。
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各项工作保障到位。市卫生健康、公安、应急、气象、供电、电信、市场监管等部门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制定落实高中考防范高温天气、极端气候、自然灾害及保障考试安全等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紧盯汛期试卷运送、考生出行安全等重点环节、重点部位认真抓好落实,公安、城管、住建、交通等部门召开汛期试卷运输和学生出行安全专题调度会,提前安排家长送考路线,考试期间交警部门安排重点路段值班值守,及时处置突发状况。市县(区)教育部门和考点学校主动担当作为,制定落实考试实施方案、考试安全应急预案和疫情防控专项应急预案,对涉及高考安全保密的各项制度、各个部位、各个环节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高考各环节、各流程的绝对安全。考前,市教体局召开贯彻省招委“七个最严”暨高考纪检工作专题会议,全面部署落实“七个最严”工作要求,对参与高考巡视、纪检等工作的全体人员开展上岗前培训,提出明确纪律要求。考试过程中,全体工作人员在岗在位,认真履职尽责。
突出疫情防控和考试安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考区和考点学校严格落实教育部和国家卫健委疫情防控要求,针对高考期间可能发生的疫情传播风险,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物资储备,加强考务人员培训,组织应急演练;开展考生健康信息排查,堵住疫情风险的源头;组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小组,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各考点增设具备防护隔离措施的特殊通道、专用隔离考场、医疗服务站和健康观察室,配备专业防疫人员。坚持底线思维,严把考试试卷保密、接送、分发回收等各流程、各环节,规范考试实施,严明考试纪律。协调网信部门抓实抓牢考试舆情应对,及时处置网络舆情。
坚持考生至上的原则,全面优化考试服务。考前统筹资金为中高考各考场安装空调,全市实施“禁噪”行动,为广大考生创设安全、清凉、舒适的考试环境。7月7日,招委各成员单位组织精干力量全力保障高考,市教体局积极组织动员团委、红十字会、社会机构和考点学校,组织“爱心助考”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送考、防暑、避雨、饮水等志愿服务,为特殊年份的高考抹上温馨的色彩。
紧盯重点环节,确保万无一失。一是紧盯天气变化做好工作预案。各考点提前放置水泵和大巴车,防范大雨造成考点积水、道路中断,同时安排足够警力用于突发天气状况的人员、车辆疏导,确保考生出行顺畅和生命安全。二是紧盯英语听力考试环节。考点学校认真制定英语听力考试应急预案,全面落实播出设备储备、电力保障和道路封闭管理,确保英语听力考试不出问题。三是紧盯汛期考试返程安全。各考区和考生所在学校认真落实市招委和市委教体工委、市教体局部署安排,针对汛期天气复杂多变的特殊情况,认真制定考生返程应急预案,点对点抓好考生返程安全措施落实,确保考生返程不出问题。
目前,我省高考已进入评卷、志愿填报、录取等阶段,7月25日前向社会公布高考成绩和录取分数线,7月26日至8月1日,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招生录取工作从8月8日开始,9月21日结束,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