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桥村家风文化墙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的行动目标。对标对表《行动方案》,殷汇镇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工作要求,持续深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村庄面貌更加整洁、环境更加优美,让广大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家园”“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党建引领”……11月30日,走进殷汇镇杨桥村,一幅幅色彩艳丽、特色鲜明的“文化墙”,展示着殷汇镇美丽乡村建设的最新成果,也是殷汇镇聚力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联丰村、旧溪村、杨桥村等9个村,引导村民树新风、倡新风的文化墙已经变成群众家门口的“活课堂”。
为丰富新农村建设内涵,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今年以来,殷汇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以3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和6个美丽乡村自然村庄为主,因村制宜,以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漫画、村规民约、宣传标语等主要形式,将党建、脱贫攻坚、传统文化、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变成生动的图画绘制上墙,内容丰富形象,更接地气,让每堵墙壁都会“说话”。
绘画中,各村庄结合自身实际,力求做到“一村一典型、一村一特色”展示当地的地方风情和村民精神风貌。如杨桥村在原先老殷石路所经之处绘制的怀旧车站文化墙,马草深村根据岳家军的故事打造的历史文化墙,而汇丰村的文化墙则多了一些展现优美风景的田园山水画。
“自从开始示范村打造,环境卫生越来越好,沟渠干净了,污水乱排乱倒情况基本没有了,路面干净整洁,一出门看见墙上美化得非常好,感觉非常舒心。”谈到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时,马草深村村民高兴地说。
村委会通过开展“治、规、提、引”四步工作方法,即村党总支立足村情实际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打造符合生态环境的绿化景观,精心实施重要节点美化,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人文景观亮点,着力做好整治提升工作,从此,村里私搭乱建、残垣断壁、污水横流等乱象得到有效整治,实现了人居环境大变样、大提升。
今年以来,殷汇镇组织开展清洁卫生宣传教育活动219次,发动群众9388人次,发放宣传材料7685份,张贴宣传标语214条,清理生活垃圾2866.8吨、农业生产废弃物61.6吨,清理沟13口、淤泥344.7吨,清理乱搭乱建49户、废旧广告牌35个,清理无功能建筑4935平方米、残垣断壁43处,累计投入资金1267.6万元,带动社会投入资金9.94万元。
联丰村、旧溪村、杨桥村在示范村创建过程中,立足村情深入挖掘特色亮点,将示范村建设与中小河流治理、农房管控风貌提升等工作一起谋划,开展垃圾分类、污水处理、村巷道硬化、绿化亮化等,创建后的联丰村、旧溪村、杨桥村变得富有乡土气息和浓厚的地域风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条件改善。
经过市、区和镇三级政府的评选,殷汇镇共评选出2户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46户区级美丽庭院示范户和276户镇级美丽庭院。
据介绍,目前殷汇镇全域基本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联丰村、旧溪村、杨桥村3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和6个美丽乡村自然村庄项目已经完工。下一步,殷汇镇正扎实推进读山村等5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以及长庄村移民组等10个美丽乡村自然村庄建设。
“我们将殷汇村作为推进乡村治理工作的试点示范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坚强堡垒和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建立‘党建+乡村联动’的治理模式,结合集镇环境整治和文明创建行动,开展‘六大’基础工程建设,完善优化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村级‘平安建设’,逐步改善提升村庄环境和整体秩序,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并在全镇范围内推广。”殷汇镇相关负责人说。
特色农业稳步推进,灌口读山等村中药材种植、石城东溪等村经果林种植、殷汇汇丰等村四季观光采摘园蓬勃兴起,目前,新建白茶种植基地1000亩,改造低产茶园300余亩,新增稻虾混养1000余亩、秋浦花鳜养殖200亩、林下黄精种植100余亩,皖南土鸡养殖3万羽,露天蔬菜种植500亩;工业产业加速提质,深入推进“四送一服”,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保障皖宝矿业、秀山石材和金桥砂石等稳定发展;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德上高速建设、318国道改道和读山湖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等重大工程顺利推进。联丰圩除险加固、龙舒河出口治理等水利工程,补齐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新兴产业快速起步,现有农村电商286家,助力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增收。
把农村打造成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让广大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行进在“环境兴人”战略的征途,殷汇步履坚实,足音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