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卫生健康周刊】2021年第17期来了,先来一睹为快!

工作焦点

旧貌换新颜 服务再升级——石台县中医院突出中医特色加快发展步伐
石台县中医院始建于1986年,是一家县级综合公立医院,现有初级职称44人、中级职称28人、高级职称3人。2019年8月搬迁新址以来,医院将中医药特色建设作为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打造中医特色专科、培养中医人才等措施,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让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规范中医药诊疗行为

医院建立健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激励、约束和考核机制,明确提出全院高、中、初级中医药人员的发展目标及措施,对部分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建立《石台县中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鼓励和考核制度》,鼓励开展引进中医诊疗新技术,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率,提高门诊处方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比例。结合创建二级甲等中医院契机,规范开展中医药工作,建立医院内部病案首页质量控制指标并组织落实,不断提高中医病案首页书写质量。

此外,加大对中医药应用的考核和调控措施,在病区全面推行中医适宜技术。为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医院形成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职能科室监督作用,医务科定期深入临床科室,通过现场督查、病历检查、实时抽查、走访调查等方式方法进行督导检查,确保中医诊疗行为更加规范、效果更加突出。

同时,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着力点,医院对中医治疗实现路径化管理,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的同时,保障医疗安全。确定14个中医优势病种和15个临床路径的规范化管理,让中医诊疗更加有径可循,患者就诊更加安全高效。

打造中医药特色专科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

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医疗水平的综合反映,更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2019年以来,石台县中医院将发展中医药重点专科作为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落脚点和发力点,出台一系列鼓励建设重点专科的政策和措施,科室申报省、市级重点专科热情高涨,对标申报标准集中发力,学科能力持续提升,特色专科引领医院整体业务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彰显。

针灸推拿科把传统针灸方法与现代医学方法相结合,将中频、超短波、中药离子导入等与针灸结合,在治疗颈肩腰腿痛、神经性头痛等痛症中疗效显著,对于面瘫、中风后遗症、失眠、更年期综合症等内科杂病更是具有特殊疗效。

治未病科开展体质辨识及风险评估、中西医体检、健康咨询与指导等突出中医特色的“治未病”工作。科内配有体质辨识仪1台,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参考现代化各项理化检验指标,通过中医八纲辩证判断体检者的体质,从而指导体检者进行四季养身保健。

儿科为发扬中医药传统优势,开展多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疗效显著。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离子导入治疗小儿肺炎、支气管炎、腹泻、咳喘等,中药熏洗治疗、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推拿等多项中医治疗方法,对小儿常见病疗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培养中医药人才打造业务发展源动力

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石台县中医院将“人才兴院”作为发展重要战略。近年来,医院将中医药人才培养列入全院发展规划,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通过“不拘一格引人才、因材施教育人才、知人善任用人才”,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医院钱逢迎医生成为2021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2021年4月,钱逢迎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在该院成立,目前,工作室已有中医继承人6名,已开展巡诊活动5次,并与石台县横渡镇卫生院建立对口指导联系,重点指导2名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和2名乡村医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推广中医药特色疗法

诊疗服务推向深层次

在新院区,医院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从加大中医特色疗法及中医护理技术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入手,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本科室中医护理技术,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各业务科室积极主动地开展中医药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开展了穴位放血治疗、隔物灸治疗、针次治疗、温针灸治疗、耳穴埋豆、中药熏蒸、中药贴敷治疗等中医治疗项目,缓解患者病痛、提升治疗效果优势显著。

为弘扬中医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医院还制定长期下乡义诊工作计划。今年5月以来,已分赴仁里镇杜村、小河镇莘田村、横渡镇和矶滩乡开展义诊活动4次,累计接诊群众约450余人次,发放中医宣传材料600余份。

(记者 唐馥娴 通讯员 谈雯)

工作动态

全市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班举办
为进一步筑牢我市医疗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防线,提高全市医疗机构院内感染管理与控制水平,近日,我市举办全市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班。培训班还同步开设线上直播,对全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全覆盖式培训。培训会要求,院感防控工作要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牢固树立“一失万无”的思想,扎实做好“万无一失”的措施;要真培训,各级各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行政管理人员及相关保障人员要做到“应培尽培”,并落实到日常防控工作中去;要真督查,严格相关规定和本次会议要求,组织开展院感大排查,同时建立感染防控巡查整改制度,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坚决守住院内零感染、院感零容忍的底线。

(通讯员 纪强)

石台县发放失能护理补贴
近日,石台县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落实特别扶助资金、养老补贴的同时,对生活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计生特殊家庭发放老年护理补贴,共14名失能或半失能对象享受10.8万元老年失能护理补贴。经个人申报、乡镇审核、民政部门评估、县卫健部门公示审批确认,2021年有11人被确认为半失能对象,享受每月600元护理补贴;3人被确认为全失能对象,享受每月800元护理补贴。为保障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生活质量,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双岗”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该县深入开展随访、传统节日慰问、“暖心行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扎牢织密帮扶“安全网”。

(通讯员 黄燕)

石台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开展新冠肺炎突发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近日,石台县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开展新冠肺炎突发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此次演练采用“桌面推演”方式进行,即采取“情景带入”和“互动问答”的方法,由主持人交代疫情发生场景,指定相关工作组根据设定场景现场回答疫情防控措施。面对域外多点、多源头聚集性本土疫情,“防输入”压力异常艰巨。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确保疫情发生时,应急指挥顺畅、部门行动迅速、措施精准到位、处置及时高效,对切实提高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巩固石台县疫情防控成果起到重要作用。

下一步,将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结合职责和行业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到演练开展一次,不足改进一次,能力提升一层,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实。

(通讯员 舒春龙)

石台县计生奖扶金“一卡通”发放到位
近日,石台县计生奖扶金“一卡通”发放到位,全县惠及4918人,发放资金376.232万元。首先是强化培训,每年召开培训会,统一政策口径、管理要求,确保应奖尽享;二是完善程序,进村入户、逐人复核,同时核查村级会议评议记录是否规范、乡村公示是否到位。结合入户复核,开展计生奖扶政策面对面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三是压实责任,坚持谁复核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原则,确保一个不错、一个不漏;四是规范资金发放,积极与财政部门对接,奖励资金发放实行“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确保资金全部发放到位,使群众真正得到奖励和救助,计生惠民政策得到落实。

(通讯员 黄燕)

石台县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启动

日前,2021年石台县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在石台县中医院正式启动。此次培训实行线上基础培训和线下实际操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培训在国家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平台实施,参加培训人员可免费在线学习。线下培训由石台县中医院统一组织安排,重点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和实操能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应急处置能力、中医适宜技术以及儿童眼保健等方面的培训。线下培训每人每年累计120天。

实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培训项目,对提升石台县基层卫生人员业务能力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讯员 谈雯)

石台县机关单位在该县东柱生活广场开展为期3天的集中无偿献血活动,参与献血共354人次,献血量98000毫升。

人物风采

沈子保:健康口腔守护者
毕业于井冈山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的沈子保,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曾获各项荣誉。在革命根据地深受红色教育熏陶的他,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向党组织靠拢,在校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06年毕业后,沈子保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投身基层医疗事业,在石台县中医院工作至今。他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技术水平。2012年,因工作突出、业务精湛、患者口碑好,被医院聘为口腔科主任。他多次外出进修学习,先后开展口腔正畸、口外微创拔牙等新项目,并承担该县大部分口腔公共卫生窝沟封闭项目。用5年时间,实现该县所有乡村学校6至9岁小学生窝沟封闭全覆盖,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2020年1月5日,口腔科成功开展口腔种植技术,当日完成种植牙手术5例,填补了该县口腔种植技术的空白。如今,口腔科已成为石台县中医院的特色科室,接诊量近全县一半,在当地广受好评。

走进石台县中医院口腔科,一整面墙都挂满了锦旗,每一面锦旗都无声诠释着沈子保医者仁心、为民办实事的从医态度。2021年5月,一位患者手捧锦旗来到口腔科,怀着感激的心情,一遍一遍向沈子保道谢。该患者于两个月前被误诊为口腔癌,后经人介绍来到石台县中医院口腔科。沈子保接诊后,经过认真仔细检查,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将其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经过3个月的精心治疗,患者逐渐痊愈。

铭记从医初心、不让患者花冤枉钱,这是沈子保始终恪守的信条。曾有患者感激地对他说:“我在外面口腔诊所拔一颗牙要好几百元,你开的药却这么便宜,只要几块钱,真是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因为深受患者信赖,口腔科每天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安庆、铜陵、芜湖等外地患者,沈子保从不限号,不管加班到多晚,总要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才离开;对于治疗时间较长,当天实在完成不了的,他第二天会早早来到医院,争取不耽搁患者太长时间。

口腔科作为医院的门诊科室,没有24小时值班制,因而沈子保经常会在休息时间接到患者或医院电话,要求他到院处理急诊,他都第一时间赶到,及时为患者诊治。2021年2月20日,沈子保在接诊患者后,发现一只被患者遗失的背包。他立即上报院办,并积极寻找失主,最终通过身份证联系到当地派出所,找到失主。收到背包后,失主对这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的好医生大为赞叹。

2017年,沈子保加入石台县公益协会,先后资助困难大学生和特困家庭百余次。他说:“我也是从大山农村走出来的,懂得山里孩子求学的渴望,理应贡献微薄力量,帮助困难学子圆梦大学。”

在沈子保带领下,石台县中医院口腔科秉承“仁心至善传承创新”的服务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始终为守护全县人民口腔健康而努力着。

(通讯员 谈雯)

专家推介

访石台县中医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钱逢迎

记者:请简要介绍您的基本情况。钱逢迎:现为石台县中医院中医科主治中医师,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39年,有丰富的中医药治疗经验。在治疗胃脘痛、心悸、喘症、崩漏、月经不调等疾病方面有一定造诣。被评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并成立“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现有中医药继承人6名。

记者:请您从中医的角度谈谈对女性不孕的看法?

钱逢迎:约50%的不孕女性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见症型有痰湿阻滞型、脾肾阳虚型、肝经郁热型、肾虚血瘀型、阴虚血热型,其中痰湿阻滞型、脾肾阳虚型尤为多见。我们对痰湿阻滞型患者在健脾补肾的基础上用温阳祛湿法,在调理过程中,不但卵泡顺利发育,而且其皮肤油腻、毛孔粗大、身体肥胖问题也随之改善。另外,多囊卵巢综合征里还有一批形体偏瘦、心烦易怒的瘦多囊患者,多为肝经郁热、阴虚血热型。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同病异治。

记者:您觉得中医药对肿瘤治疗有何作用? 

钱逢迎:通过中医药治疗可以扶正驱邪,达到延缓癌症复发和转移的目的。对于一些晚期患者或病灶不适于手术和放化疗的高龄患者,中医中药起着延缓肿瘤生长、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另外,中医中药还可减轻放化疗副作用。

中医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辩证论治,即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

临床应用最多的是汤药,根据患者不同病情辨证用药,达到不同效果,主要有益气扶正类、健脾固本类、软坚散结类、理气破瘀活血类等。

特色专科

石台县中医院肛肠科
石台县中医院肛肠科成立于1996年,经过20余年的努力,在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海的带领下,秉承“中医为主、中西并用”的发展思路,已经发展成为院级重点专科。年接诊患者1000余人次,在县内及周边地区拥有良好口碑。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肛肠科制定了常见病种——混合痔、肛瘘、肛痈、肛裂的中医诊疗规范,并将这4个病种确定为肛肠科中医优势病种,制定严格的临床路径,降低转诊率。自诊疗规范实施以来,实施临床路径达98%以上。

近年来,石台县中医院结合中医药治疗肛肠疾病,努力打造中医肛肠科品牌。目前肛肠科患者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100%。将术后止痛药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换为肛肠科自拟的苏木三黄汤,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通过中药熏洗预防术后水肿。中药外洗治疗肛门皮肤病,疗效显著。

健康知识

中医养生
养,即保养、调养、护养;生,即生命、生存、生长。养生是根据人在自然界中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心健康、减少疾病的诸多手段,以达到有质量延寿的目的,它贯穿于整个人生中生、长、壮、老、病全过程。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建立较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中医提倡“未病先防”,也就是提前做好防护,预防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讲的“道”,就是养生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养生理论和原则非常广泛,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养心。静养不怒,有良好的情绪,方能保身心健康;

2.饮食。少食多餐,宁少勿多,食易消化,食物清淡,进食要慢;

3.环境。顺应环境,并争取创造有利的生活环境,趋利避害,防寒保暖;

4.运动。采用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如散步、打球等,保持机体正常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

5.休闲。将养生与休闲娱乐相结合,以身心兼养,寓养于乐。

此外,养生做到“十要”“十忌”,有益于延年益寿。养生十要:头要常梳、面要常擦、目要常转、耳要常揉、齿要常扣、津要常咽、腹要常摩、腰要常动、足要常搓、肛要常提。养生十忌:忌晨裸头、忌湿地久坐、忌汗出扇风、忌冷着汗衣、忌憋尿便、忌烫澡、忌蹲便、忌独脚穿裤、忌头部急转、忌熬夜不眠。

(石台县中医院供稿)

上一篇

2021年国家医师资格医学综合考试安徽考区考生须知

下一篇

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破解老旧小区“管理”难题 ——市住建局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侧记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排行榜

    抱歉,30天内未发布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