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食品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相关从业人员怎么做好防护? 池州 小记者团 2020-06-22 北京新发地市场内的三文鱼切割案板检测到新冠病毒后,一夜之间,全国多个城市都开始下架三文鱼产品。虽然还没有证据表明三文鱼是新冠病毒宿主、中间宿主,但这类生鲜食品可以被新冠病毒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对于从事直接接触生鲜食品的工作人员来说,做好个人防护非常重要,万一食品被污染,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保护其他接触人员和消费者,避免病毒传播。建议按以下要求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人员防护 一、冷库管理、理货、包装、分发等工作人员 应穿工作服,佩戴一次性帽子、手套、颗粒物防护口罩、鞋套。有条件的,可穿一次性隔离衣。 二、参与生鲜食品切割、制作等工作人员 由于在切割、制作过程中可能发生喷溅,这类工作人员,还应在一次性帽子、手套、颗粒物防护口罩、鞋套基础上,佩戴护目镜及防水围裙。 三、配送人员 冷链配送人员在运送、配送时,应当佩戴手套、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工作人员要特别注意手卫生 在接触生鲜食品前后,均应使用“流动水+肥皂/洗手液”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 无洗手条件时,使用免洗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代替洗手。 更多阅读: 2.冷链配送车辆消毒 一、预防性消毒 每天运营结束后,对车辆、设备及物品进行一次消毒。 车辆内表面可用1%过氧化氢或有效氯(溴)250-500mg/L含氯(溴)消毒剂溶液或二氧化氯消毒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10-30min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 一般情况下,车辆外表面无需消毒。如有需要,可参照上述要求进行消毒。 二、终末消毒 确认或怀疑车辆、设备或物品受到污染时,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 车辆内外表面可用1%-3%过氧化氢、0.5% 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溴)1000mg/L含氯(溴)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 空间使用1%-3%过氧化氢或0.5% 过氧乙酸或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 温馨提示 保持驾驶室通风冷链配送过程中,驾驶舱最好全程开窗通风。如气温高需要关闭门窗开空调时,宜开启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