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区城西小学校长管荣舟
管荣舟认为,城西小学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完成的,家庭是人发育、成长、生存的首要基地,学校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主要平台,社会是人谋生发展、相互交往的基本环境。“我们一直在探索新路子。”
据了解,城西小学积极探寻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契合点。为使孩子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学校努力创设“乐园式”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努力让学校成为孩子们的快乐学园、成长乐园。学校创新教育方法,尊重个性发展,关注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充分挖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本地资源,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基地,积极开展“知我家乡、爱我家乡、奉献家乡”等爱祖国、爱家乡主题教育,教育孩子立志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勤奋学习。加强家校联系,积极开展家校联谊活动,引导家长们通过参与活动,体验学校管理,加深对学校、教师工作的了解,促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学校还注重社会大环境教育,把居民社区、敬老院、部队驻地、烈士陵园等地作为长期德育教育基地,组织孩子们深入街头巷尾、乡间地头,开展走进农村、工厂、军营、社区等活动,开展与边远农村学校和贫图山区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孩子们参观红色景点、祭扫烈士陵园,教育孩子们关心社会、关爱自然、关注民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爱祖国、爱社会、爱家乡、爱人民的民族情感。
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学校为家长搭建了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亲子体验大会等平台,这些平台不仅缩短了家长与学校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家长的“再成长”,让家庭成为学生温馨的港湾。此外,学校还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与心理专业技术人员联合成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与社区委、团区委联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气象局、地震局、质监局联合开展道德现场活动,与法院、学院、医院联合开展实践活动,与派出所、工商所、供电所联合开展竞赛活动,与消防支队、交警支队、驻池部队、救援部队联合开展道德体验活动,让社会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生文明习惯教育,学校还专门组织人手,编写并开设了校本课程《让文明成为习惯》,寓养成教育于日常教学之中,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推进小学生文明习惯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文明创建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和创建能力,养成师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校园文化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城西小学的校园文化内涵,为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通过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城西小学提高了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治观念,提高了校园文化生活质量,使校园文化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提高校园文明程度,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种理念,没有活动,就不能成为流动的风景。”管荣舟说,没有活动的学校,是一定没有活力的。为此,城西小学的活动按照“协调和谐、美观大方、有效育人”的思路,致力于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围绕文明校园创建主题,城西小学开展了一系列课外活动,管荣舟将之总结为九个“一”。所谓九个“一”,分别是一训,师生文明创建培训;一会,创建主题班会、队会;一座,创建主题讲座;一赛,创建主题比赛;一话,创建主题“国旗下讲话”;一台,创建主题经典诵读大擂台;一评,文明“标兵”“家庭”“办公室”评比;一宫,文明主题晨曦少年宫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并且通过自觉自愿的健康的实践活动,促进了孩子们健康成长,有效地帮助他们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
2020年底,贵池区城西小学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倍加珍惜。”管荣舟说,“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我们将做到‘争创’‘真创’‘针创’,也就是自觉、主动地参与创建活动中,并将创建工作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做到创建、教学两不误、两促进。与此同时,还将有针对性地扎实开展‘创城’主题活动,进一步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