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遴选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分期展示,快来欣赏吧!

同根
指导老师:陶丽莉
1996年,蒋介石的孙子首次回到大陆,正值清明祭祖,他跪在坟前哭道“我们回来了”。时光荏苒,同心同源,四十多年的沧桑巨变,斩不断的是我们流淌着的同样赤诚的血液,祭的是家,又何尝不是国?这个国曾盛极一时,这个家曾遍体鳞伤……穿梭千年历史,我们窥探到了它的过去,过去的盛,往日的衰,所有的所有构成了如今我们中华儿女心中磨不去的信念。华夏儿女,我们同根,中华的根!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历史的车轮于唐留下了绮丽的轨迹。唐的一抹,是无比秀丽的唐三彩;唐的一横,是冠绝古今的大唐诗歌;唐的一撇,是哒哒马蹄的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文化开始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心。那是个万国衣冠竞相会的时代,奏响了歌舞升平的繁华乐章。
盛唐,是文化中的烙印!我们踏着同样的文化历程,歌颂着同样的盛世时代,中华文明之根在大地上发芽、抽丝并于这一时刻枝繁叶茂。
百年前的中国,万马齐喑,当第一颗炮弹落在中国土地上,当第一批外国的铁蹄踏碎山河,当第一抹鲜血喷涌在屠刀下时,中国便涌现出无数“中国的脊梁”。在“中国万事不如人”的叫嚣声中,梁启超振臂高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他寄希望于中国少年;在失掉自信的中国人垂头丧气时,鲁迅呐喊:我们自古以来,便有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埋头苦干的人……这些都是中国的脊梁;当日本的铁蹄长驱直入时,毛泽东歌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他用实践挡住侵略…..神州大地上,一代代的先辈们投身于呼啸的历史长河中,铸造了这岿然不动的民族魂,这魂燃起了中国的赤血,烧红了满天云霞,照亮了华夏未来,这就是民族的同根,让中国人的热血,汇聚成滔滔长河,震惊了世界,中华在风雨飘摇中得到了一批又一批爱国志士的守护。于是,当九一八的钟声响起,是心连心的沉思;当伫立在万人坑前,是心牵心的爱国;当脚踏在这片土地上,我们会喊出“我是中国人”!
新时代的脚步已然靠近,前进的方向已而明晰,中国梦,盛世的梦,我的梦!习近平主席说:“新时代下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我们每个人都是追梦者,追梦的道路上,我们从未停下脚步。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一架架长桥飞架南北,一艘艘中国巨轮驶向世界,新中国,新时代,新面貌,中国以更自信的姿态迎向世界,体育自信,铁榔头敲出中国强音;科技自信,墨子号翱翔星空;文化自信,老腔震动四方……从总体温饱到全面小康,从深圳速度,到中国高铁,从一带一路到世界奥运,中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同根同源,中华的文化下,我们向着同样的信念而奋斗,“能发光的发光,能发声的发声,每个人都是一点烛光,又何必等待火炬”?同根是新时代下中国的答复。
五千年的文明史,无数人的仁人志士用碧血丹心谱写一曲曲爱国之歌。山河犹在,而英豪已逝,而作为“后浪”的我们,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中国青年。因为同根,我们说着同样的语言,有着同样的肤色,骨子里流淌着不败的中华血。新征程的路上,每个人都是主角,我们则是“前浪”力量的接力,要担当起“同根”的青春责任。
“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这都与我有关,只因为我们同根,中国的根!
传时代风,铸强国梦
指导老师:高晓艳
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几百年的风雨变革,曾走过物阜民丰,也走过枯骨万里。一个世纪的伤痛与挣扎,七十年的上下求索。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祖国才到了今天。
习近平曾说:“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有了这份骨子里的爱国情怀,才有了无数英雄的伟大成就。保家卫国的战士,和平年代的贡献者,都是我们的英雄。犹记“天眼探空”南仁东:“蛟龙探海”徐艺南。这些国家脊梁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化作一束至纯至强之光,照亮后人前进的征程。
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敲响一排排铜质的编钟。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涟漪泛泛,回声阵阵,亿万中华儿女心中豪情顿生,黄河猛,长江汢,泰山雄,昆化莽,万里山河不覆,这是中国古时的骄傲;神舟飞船、太空穿梭、港珠澳桥,这是中国今日的辉煌。但在这光辉的背后,却有着无数中华儿女用血与泪的拼搏。
不可否认,千年华夏也曾涌现令人心寒之事。蔡铭超高价竞拍文物,最后拒绝付款一事令国人之心寒。也许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为国狠出一口恶气,值得礼赞。实则不然。他不仅损害了我国的大国形象,而且造成文物流拍的严重后果。这从侧面反映出,国人在爱国方面还存在许多不理性之处。爱国并非愤慨,更应脚踏实地。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中华上下五千年,酝酿的民族气节始终不减:曹植“捐躯的赵国家,视死忽如归”寄托其爱国情怀;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执笔为刀为救国;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更是将爱国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更应时刻牢记爱国之心,志做国之栋梁,为祖国的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将祖国的明天发展得更好。
鲜衣怒马少年时,满腔热血报国情。孙中山先生在民族危难之际,视中国的崛起与发展为己任,用沙哑低沉却坚定有力的声音嘶吼出“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的响亮口号,勇敢举起了革命的大旗,并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将改革之风吹入中华民族每一个黑暗腐朽的角落。他坚信应顺世界进步之潮流,将先进的思潮注入人民的心中,正如和煦的春风融化寒冬的冰雪,善长恶消,永不放弃,终有一日中华民国的大旗将飞扬于中华大地。他知“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书然后辨利器”,混沌的国情唯有改革是病疫的良药,唯有坚持是成功的根本。直面困难,不断奋斗使他一步步向成功迈进,肩上沉重的使命和内心坚定的信念让他终于挽救了民族,化作历史上巨龙的眼睛,为中华民族的屹立不倒奠定了顽强的基石。
鲁迅先生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面对困难,面对阻挠,唯有勇敢地担当责任 ,顺应进步潮流,奋力向前,才能突破现实的羁绊,切断沉重的枷锁,夺取最终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亦有拥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春天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20世纪的伟人。他将毕生的心血献给了中华民族统一和振兴的伟大事业,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他就是邓小平。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他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勃勃生机和源源不断的动力。从此中国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时光如梭,光阴似水。我们的祖国度过了无数的春秋。她曾经苦难过,也迎接过辉煌。我们生活在先人的荫蔽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坐在教室中学习他们的故事,继承他们的精神。积蓄着力量,准备在不远的将来为祖国发展尽一份力。
身负重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肩负着光复祖国的重任。祖国就像是庄子笔下的鲲鹏,过去潜伏在北冥之海,积蓄力量,而今抓住一丝希望,幻其坚韧之翼,化而为鹏,遨游于苍穹之上。而我们在未来必将成为其鹏之翼,帮助祖国腾飞云霄九万里。
传时代风,铸强国梦。今天的祖国离不开中华儿女的努力。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祖国开始了新的征程。让我们每一名有志青年,把对祖国诚挚的热爱,倾注于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