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至,为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机构,近日,天津市教育两委起草了《天津市中小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提醒函》,希望通过函中提出的“五不原则”,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维护家长的合法权益。
小编看了后认为这份提醒函给其他地区的家长也是不错的提醒。一起来看这份提醒函都说了啥。
天津市中小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提醒函
那么,寒假报班还需要注意啥,这些来自老师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 宜“练体能,强身体”
家长们要牢记,不管多大的孩子,身体健康应该摆在第一位。上学期间,孩子呆在室内的时间居多。因此,假期是锻炼体能、增强体质的大好时机。有条件的话,至少选择一项运动类的培训,游泳、足球、跆拳道等,给孩子的身体充充电,精神放放松。更重要的,适当的体育训练,也可以培养孩子吃苦的意志和独立的能力。当然,一定要谨慎考察验证培训机构的资质、师资、口碑和安全性。
- 宜“把握成长关键期”
很多家长给孩子选择培训班,要么是自己的期望,要么让孩子随意报名,还有的纯粹跟风,别的孩子学什么,咱就学什么。殊不知,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学钢琴、小提琴等器乐需要孩子手指发育完全。练习软笔书法一般要小学三年级以后。初高中的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比提高成绩要重要的多……所以,要根据自家孩子的年龄和发育程度,选择合适的特长培训或学业辅导。
- 宜“孩子主动,家长监督”
每一个看起来闪闪发光的孩子,背后一定有其父母的汗水和付出。首先请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带孩子参加一些体验班,让他自己决定学什么。要营造合适的家庭环境和氛围,比如学围棋,可以家长每天陪孩子下一盘。接着建立奖惩方案,每天小打卡,坚持练习,如果孩子出现逆反,可以试试“稀缺激励法”。学习是长期而辛苦的事,家长还可视情况设定一次“退免”机会,一旦用掉,就只能坚持学下去。
孩子在小时候多学一些技能,确实对将来的发展会有所帮助。同时,家长要避免这些误区:
- 忌“东一锤子,西一榔头”
比如有的家长给孩子报辅导班太多。孩子每天睁开眼,就像赶场似的,前往一个又一个的培训班,比上学都累。疫情期间,有些培训班转向“线上”,家长还要考虑孩子用眼过度问题。总之,上过多的辅导班既剥夺了孩子正常休息玩乐的时间,也会让孩子对高强度的学习失去兴趣。
- 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有些孩子的培训班上得很“随性”。冬天天气比较冷,有时家长不愿意接送,有时候又睡过了头,或者孩子哪天又有别的安排,这样“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培训班,不如不去。
- 忌“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孩子对于新鲜的事物,往往都有着“三分钟”热度。其实,有些家长也有这样的特点。在前期挑选、考察培训班时费尽心思,耗时耗力,可一旦将孩子送去了培训班,便撒手不管了。当孩子提出自己不想上了,家长马不停蹄地,又开始带孩子选择下一个。
总之,是否上培训班的原则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身意愿。如果家长拥有短期提高孩子成绩、能力的功利心态,培训班是满足不了家长的。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慢的过程,需要慢的好心态。培训班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巩固孩子的学业知识,但像学习习惯、态度等最关键的品质,还得靠家长的潜移默化的培养和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
来源: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