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顶层设计是站在战略的思维层面,以纵观全局的心态高度、视野高度来谋划育人大计的未来,指导学校发展的走向,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所有员工就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结果不是累死就是撞死。学校发展的规划是学校发展的系统性、纲领性文件,也是校长对其学校发展的领导力和设计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学习和讨论,我深刻认识到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性,需要提高学校规划设计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学校发展规划强调,学校首先应该确定优先发展项目,这是防止学校忙于应付和低水平重复的关键之一,如何制定好学校规划呢?校长在规划的制定上首先要摸清学校的现状和基础,然后确立学校的发展定位,接下去是理清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围绕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目标和每年学校发展主题开展讨论、修改和完善。其次在全校师生中把规划制定作为作为一个教育过程来对待,找到学校需要突破的瓶颈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项目。最后将规划方案提交教代会审议、修改、通过。制定规划是事关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之所以能够位于上海市教育的前列,归功于校长对学校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的作用并持之以恒的落实实施。如学校提出愿景是“这是一所充满理性精神的现代学校”,校训为“崇尚理性,独立思考”,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每位学生的卓越发展服务”,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切实把进才实验学校办成高效能、国际化,在浦东新区乃至上海市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教师的发展目标是“善于反思,求是创新”,学生的发展目标是“情感充沛,理性见长”。由此可见,校长制定学校的规划关键在于实施,更加强调规划的执行“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素质,提高办学的质量。
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新的使命,决定校长必须承担起更多的领导责任,新课程强调在课程标准引导下,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使得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课程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贯穿于设计、决策、实施、评价全过程,是校长在课程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带动和影响他人的能力。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关键是找到着力点,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校长自身的课程专业素养,对课程应该有系统的思考,整体的把握,引导教师正确解读国家课程标准,透彻分析学生的基础、需要、特点,深刻认识文化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制约作用,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明确学校课改的具体线路图和优先次序,校长不仅要关注学校课程目标,推进策略的制定,而且还有关注课程的推进机制,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和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美国课程专家姆波特提出:“课程领导力要求校长进行权力和权威的再分配,要求学校全体成员共同承担或共享学习、目的、行动和责任”,由此,作为校长,应该防止自己的执行力和创造力等领导行为被异化为形形色色的功利主义行为和形式主义行为。
为什么有的学校设计良好的发展规划却难以启动,为什么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校本教研等美好的理念及措施不能如愿变成现实,为什么有的校长理念、策略、愿景一箩筐,却无法落实到具体的目标计划上去,无法转化为师生的行为?一句话,关键原因在于执行力的缺乏,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位领导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因此,提高执行力对领导来说非常重要”,执行力就是组织完成任务的能力,是校长取得职业成功的关键要素。校长要从执行者层面、管理系统层面、执行文化层面等打造学校的执行文化来促进校长执行力的提升。
四、校长的科研力是开拓学校工作的创新之本
教育要发展,科研须先行,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科研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动力和有效途径。要使学校的科研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发展,校长至关重要。校长要善于通过政策的倾斜,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鼓励教师走教育科研之路,让正确的教育思想最终变成生动活泼的学校实践,以提高教师群体的科研素质,如此同时,校长要亲自从事科研,才能感受科研工作的甘苦,才能真正体会科研工作的实际价值,才能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从而带动和激励广大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在全校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校长要树立有所作为的意识,坚信只要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就一定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成为一名顺应时代要求的科研型校长。
五、基于问题的管理,使问题不再是问题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永远运行顺畅,处于完美状态。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不出现问题反倒是极少数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要重视学校中出现的问题。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出现问题,轻视问题的存在和曲解问题。只有正视问题的存在,才能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问题有大问题,也有小问题、有眼前问题,也有长远问题,还有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延就变得不是问题等等。问题不仅是负担,也是资源。问题管理的哲学基础是:从现实通向完美之路是用问题铺就的。每解决一个问题,离完美就近了一步。“基于问题的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问题作为特殊的管理资源,以查找和整治问题为管理的核心,以解决问题、提升管理为目的,把问题转化为课题,提高管理水平,其基本原则是超前找、及时抓、准确传、牢牢盯、高效治。
(赴上海学习培训组:郑庆祝 丁四化 陈伟 王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