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官“十三五”、谋划“十四五”的关键阶段,在抓“六保”促“六稳”、育新机开新局的关键时期,全市民政系统要深刻认识全市经济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精准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奋力开创池州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1.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速构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化、专业化发展。全市建成222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81家养老机构(其中,民办养老机构7家,公建民营机构9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由41张增至45张,增长9.75%,开展的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获得民政部、财政部成果验收“优秀”等次。
2.老年人社会福利政策提标扩面。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应发尽发,累计补贴19万人次6700余万元;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经济困难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补贴全面建立,累计补贴2.03万人次近3000万元。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启动实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纳入政府福利政策覆盖范围,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3.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成效显著。全市运营的养老机构消防改造率100%、食品安全许可率100%、法人登记率100%、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100%。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的养老机构29家,达到“名厨亮灶”标准49家。特困供养机构管理服务人员工资待遇提升,养老机构负责人、养老护理员培训常态化开展,累计培训700余人次。
池州养老事业“十四五”蓝图展望
·化解养老服务设施供给矛盾。推动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布点规划(2020-2035年)落实,重点解决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用地供给不足等问题,实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任您选择。
·解决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问题。启动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计划,重点推进10所县级失能失智老年人集中照护机构建设,到2022年,失能特困人员、残疾老年人的集中照护服务不再困扰。
·提升养老机构专业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公建民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和连锁化、品牌化、专业化运营公办养老机构。“十四五”末,争取社会化运营床位比例提高到70%,1-5星级养老机构均衡发展。
·推动社区居家养老城乡覆盖。争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大立法,扩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布局范围,发挥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接服务资源、提供政策咨询、实施监管评估等功能,社区居家“八助”服务增容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