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学习长见识 跟岗实践共提升(四)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系统年轻干部导师帮带工程,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升年轻干部“七种能力”,逐步探索形成年轻干部成长系列工程。根据市委教体工委《关于选派第二批中小学校优秀年轻干部到上海培训的通知》及全市中小学校优秀年轻干部赴长三角优质学校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安排,在学校、县区推荐基础上,经研究决定,我市选派15名中小学幼儿园优秀年轻干部赴上海市相关学校跟岗培训。他们将于11月上旬至12月底在上海市相关学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跟岗培训活动。在为期两个月的跟岗实践中,池州教育的“后浪”如何壮筋骨、长才干?一起聚焦他们的异校跟岗“心体验”。
学有所得 学有所成
真故事里的真教育有精神传承、有文化浸润的进才特色化教育——听胡瑞峰校长讲座有感

有幸聆听了胡瑞峰校长的讲座,详细了解到进才中学的创办史。叶氏三代人几经波折建学校的故事真实感人,同时也铸就了进才中学的办学灵魂,形成了特有的校园文化,为进才中学的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进才中学的特色化教育是传统文化在办学中践行和融合,避免了学校的同质化发展,也引起了我的一些关注及思考。

一、感恩教育:叶氏建校精神的传承

很多学校把感恩教育办成“煽情表演”,这种速成式感恩为人诟病。在进才却是以建校文化和实际行动来引导学生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叶老先生的临终嘱托是回馈社会感恩家乡;叶跟林先生谨遵父命不辞辛苦建造学校是报答故土感恩先父;进才师生为叶老先生扫墓祭奠是不忘人恩感谢馈赠。“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在这里感恩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一种不自觉的思维意识,这是真的感恩教育,是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可以说,好学生是从感恩教育中浸润出来的。进才学校以文化浸润、以行动感知的育人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二、责任意识:学校不断发展的保证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君子的追求,正是这种内圣外王的精神培育了叶进财老先生,也是这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意识造就了今日的进才中学。据了解,进才中学的校长就职必须要面对《进才法典》宣誓,宣誓代表了担当责任和肩负使命,是对学校不断进步的承诺。有敢宣誓的校长就不怕有忤逆的学生,有敢担当的校长就不会有偷懒的教师。责任意识始终存于脑际,这是一种实干精神,是办真教育的一诺千金,这大概也是进才成为进才的原因之一,是学校能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发展的保证。

三、工匠精神:质量持续提升的动力

建造进才中学的每块砖是有编号的,砖与砖构成的是有规则的几何图形,进才中学的每栋楼不是用砖砌出来的,而是砖与砖组合而成的,烧砖的窑厂是叶氏人在福建专为修建进才中学而成立的,这一番话令人震撼,叶氏建校的严谨精神令人感动,一旦学生有松懈不认真的时候,只消用这番话就足以让人汗颜,在这样用工匠精神打造的教室里怎么能不严谨求学呢?进才人将文化的内涵砌进了一砖一瓦,处处都彰显着进才的为学治学之道。

四、特色活动: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

进才的学生必须有“三会”:会跳舞、会排球、会冬泳,这是面向全体特色鲜明的学生活动,能愉悦身心,能强健体魄,能锻炼意志,是制度化管理又是人文化关怀,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又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国君副校长是国家女排曾经的队长,她舍弃优厚待遇投身教育二十余年,每见其与众多学生相遇都能一一嘘寒问暖,让人敬佩不已。

胡瑞峰校长自谦不是什么教育家,从这些天来看,这样一位用真情、做真事、教真人的校长,就算不是教育家,迟早也一定会培养出教育家来。

(赴上海培训学习组:舒扬 韩小康 刘梅寒)

上一篇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要求按时间表抓紧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地实施国内相关工作等

下一篇

喜报!池州这所学校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 公示!首批省级特色+示范点,池州入选的有……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排行榜

    抱歉,30天内未发布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