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孩子成长教育的重视
有市民报警,称其在子女班级家长群中看到“班主任”在群内发送了一条需要收取“季度资料”400元的通知,让家长们在群内缴纳该项费用。市民深信此群内的老师,认为资料费收取也正常合理,通过群红包支付给“班主任”。
当心!骗子的这些作案套路
一、盗用学生微信账号,获得进入家长群的二维码,通过分享入群。
二、克隆老师的头像和昵称,修改备注信息,冒充老师在群内向家长收取费用。
三、潜伏在群内观察老师的活动规律、发布消息风格等,利用老师上课或者不在线的时间差,实施诈骗。
随着对孩子成长教育的重视
有市民报警,称其在子女班级家长群中看到“班主任”在群内发送了一条需要收取“季度资料”400元的通知,让家长们在群内缴纳该项费用。市民深信此群内的老师,认为资料费收取也正常合理,通过群红包支付给“班主任”。
当心!骗子的这些作案套路
一、盗用学生微信账号,获得进入家长群的二维码,通过分享入群。
二、克隆老师的头像和昵称,修改备注信息,冒充老师在群内向家长收取费用。
三、潜伏在群内观察老师的活动规律、发布消息风格等,利用老师上课或者不在线的时间差,实施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