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活动要防“蜱虫病”

专家简介:汤文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保健中心公共卫生科医师。从事自然疫源性疾病、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8年,有丰富的传染病防控和健康宣教经验。
什么是“蜱虫病”?其主要症状是什么?
“蜱虫病”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的俗称,多发于春夏季节。主要表现为发热(≥38℃)伴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出现黑便、牙龈出血等症状,少数病情较重患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蜱虫病”是如何传染的?
主要经蜱叮咬传染,直接接触急性患者的血液、唾液和痰液等也可传染。
如何预防“蜱虫病”?
1.尽量避免在蜱类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需着长袖衣服,扎紧裤腿,不穿凉鞋;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需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2.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的居民,或携带宠物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者,应做好居住环境和宠物身上蜱虫的杀灭工作。3.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应及时就医。就医不便时,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其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虫;或用烟头、香头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再用碘伏或酒精局部消毒。

上一篇

徐芳:疫情防控战线的“铿锵玫瑰”

下一篇

夏令清热解暑良药——金银花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排行榜

    抱歉,30天内未发布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