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讨会暨“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实践指导中心”启动会议在池召开

5月12日,教学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讨会暨“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实践指导中心”启动会议在安徽省池州市召开。会议由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办,安徽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池州市教育与体育局承办,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会议旨在贯彻党和国家有关部署要求,深入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教基[2021]1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教科技[2020]3号)等文件精神,落实教育部年度教育信息化年度工作任务安排,积极探索以教学信息化有效促进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进阶路径,加快形成以强化技术装备应用为导向并集装备标准、配备管理、教学应用、质量评价,师资培训等于一体的教学实践模式与典型经验。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书记、主任曹志祥,中共池州市委书记方正,中共池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史孺牛,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贾瑄,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处长任昌山,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处长张又伟,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院长郑永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峰,内蒙古自治区教育装备技术中心(内蒙自治区电化教育馆)主任张晓,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竺建伟,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王会军,安徽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闫明圣,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主任王德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主任肖荣亮,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副主任陆波,山东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林相春,池州市人民政府联系副秘书长章国林,池州市市委教体工委书记、市教体局局长胡学慧,安徽省教育厅基教处、教科院、电教馆、装备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池州市教育系统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曹志祥、方正共同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实践指导中心”启动揭牌;曹志祥、任昌山为郑永和、吴峰、张晓、竺建伟、王会军、闫明圣、王德如、肖荣亮、陆波、林相春等10位首批专家智库成员颁发聘书;曹志祥、贾瑄分别致辞;任昌山作相关政策解读;北师大郑永和教授、浙江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王会军主任、北京大学吴峰教授、安徽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闫明圣主任等专家围绕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信息技术应用、科教产品研发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作专题讲座,与会代表就教学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进行了广泛交流研讨;池州市作为中心首个实验地区正式启动“星联计划”。

会议由张又伟主持。他表示,今年是庆祝建党100周年,是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已指明方向,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发达地区和学校,要做好示范、共享资源、强化引领,薄弱地区和学校,要保住基本、兜好底线、谋求跨越,弯道超车。他说,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教育进入整体抓质量的新阶段,还在安徽省调研期间强调要抓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教育优质资源均衡配置,由县域均衡向市域均衡发展,用公平支撑质量,用质量牵引公平。要做好教育信息化建设。既做好硬件建设,也做好软件支撑,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本次会议选在安徽省池州市举办,既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也是落实教育部工作要求的具体行动。

贾瑄代表池州市委、市政府对与会领导、专家、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近年来,池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突出教育信息化的引领带动,深入实施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统筹推进智慧学校建设,努力打造池州特色的智慧教育,此次教学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讨会的举办和“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实践指导中心”的成立,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实践搭建了一个探索、交流、培训、共享的平台,必将有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教育的发展进程,让农村和边远山区的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插上梦想的翅膀。

任昌山作了题为“深化三个课堂应用,以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政策解读报告,从“三个课堂”相关政策背景及战略意义,内涵解读与典型模式,主要任务与实施路径,未来挑战与应用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与分析,强调了“三个课堂”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概念框架和深化“三个课堂”应用的行动框架等,从质量忧思、公平焦虑、学理发展等角度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介绍了下一阶段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计划和举措。他表示,扎实推进“三个课堂”建设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手段,是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对于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实践指导中心”启动仪式后,曹志祥发表致辞讲话。他指出,教学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讨会暨“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实践指导中心”启动会议召开,是深入落实教育部党组及相关司局有关部署的工作延伸和积极探索。他强调,要围绕“新时代、新教育、新装备”三个关键词,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解答好“创新发展”这个重要的时代命题;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明确为培育时代新人铸魂、为厚植综合国力强基、为人民美好生活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培元的教育改革任务要求,推动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面向信息智能时代,让教育装备满足“创新课程育人、服务高效育人、突出实践育人、支撑公平育人”的独特价值,使技术装备成为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式变革的思想基础、理念先导和赋能系统,让理想化教育形态成为现实。希望“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实践指导中心”紧紧围绕“融合”的概念,把握好“统筹政产学研用、协调科教装电考、贯通用建管配评、服务德智体美劳、构建点线面体维”五大战略定位,实施好“方针与理念、教育和科技、硬件与软件、课程与装备、师生与技术、教学与应用”六大融合,群策群力,为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构建高质量教育装备体系,使教育装备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议期间,与会领导、专家、代表实地调研了池州市贵池区城西小学、池州市贵池区月亮湖中学和池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地。据悉,“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实践指导中心”成立后,将依托中心,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促进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技术装备创新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等全面深度融合,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助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上一篇

池州小记者作文选登(2021.5.15)

下一篇

全市青少年学党史暨“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 推进会举行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排行榜

    抱歉,30天内未发布文章!
返回顶部